編輯*
“微百科”系列叢書是由國外引進的一套自然科普讀物,目前包含五冊,各冊的作者是相關領域的諾貝爾獎獲獎科學家或知名科普專家,各冊書從大爆炸後的宇宙模型、時間與空間的存在狀態、反物質及弦理論解讀、科學家對科技發展與人類前途的探索與反思等國內讀者較為感興趣的幾個方面展現了當代宇宙學及物理學方面的一些重要發現、觀點和研究成果,對幫助讀者以*、可信的視角看待宇宙的奧秘與神奇以及人類的科學探索有極大幫助,是讀者們增長科學知識的不二選擇。
《*初三分鐘:關於宇宙起源的現代觀點》一書是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史蒂芬•溫伯格關於宇宙起源早期狀態的經典代表作品,該書被評為“改變世界的25本科普書”之一。
《弦理論》一書介紹了當今物理學領域*有趣*活躍的研究課題之一“弦理論”,用非專業人士也能明白的類比方法闡釋了弦理論、對稱理論、超對稱理論等,妙趣橫生。
《反物質》是一本語言通俗的、從科幻切入現實的反物質認知之書。克洛斯為讀者解讀狄拉克密碼,釋疑通古斯大爆炸,剖析反物質武器迷霧,
《虛空》一書解答了“世間萬物從何而來”的物理謎題,闡釋了當前科學家們對於“無”的認識和討論,可以激發讀者對宇宙之前的虛空世界這一科學領域的思考和探索興趣。
《宇宙波瀾》一書是一代量子力學巨擎弗里曼•戴森的經典科學傳記,凝聚了他對科技與人類前途的人文思考與省思。
內容簡介
《*初三分鐘》:宇宙在誕生的*初0.01秒、1秒、1分鐘或*初一年,是什麼樣子的?早期宇宙在某個時刻的溫度、密度和化學成分是如何的? ……《*初三分鐘》將揭秘宇宙爆炸的過程及其形態,詳細描述出一幅令人信服的宇宙起源圖,*是在大爆炸發生之後僅僅數秒至幾分鐘內的變化過程。
《弦理論》:弦理論是一個謎。它是所謂的萬有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但還沒有得到實驗的驗證。它是如此的深奧,在弦理論裡到處是額外維度、量子漲落和黑洞。弦理論是一個謎,即便是它的研究者們也承認他們並不能*理解這個理論,但一個接一個的計算卻帶來了出人意料的漂亮的有關聯的結果。弦理論把很多天才從其他迷人的領域吸引過來,同時,針對它也有著響亮的反對聲音。
《反物質》:黑洞、彎曲時空、奇異粒子、夸克……物理學的所有令人費解的發現中,反物質的存在無疑是*神奇的一個,也給科幻作家們提供了*的創作空間。 《反物質》就是一本關於反物質相關知識的譯著。它以反物質炸彈為切入點,結合科學實驗、實例及現象,用通俗的語言介紹了人類對反物質逐步深入的研究歷程,讓讀者能清楚地了解反物質的存在、產生、湮滅、存儲、利用及影響等科學知識,是一部系統而通俗的反物質科普書。
《虛空》:世間萬物從何而來?時間和空間是如何從無到有的?假設我們從一個空間範圍內移走了所有的物質,那麼這個空間會回到原初的“無”的狀態嗎?真空是真的空嗎?學術界關於“無”的認識和討論經歷了哪些變革呢?波、電磁場、以太、相和組織、力和希格斯真空等眾多重要物理概念的出現又帶來哪些突破性意義? 《虛空》將打開一扇宇宙中的虛空之門,由淺入深帶領讀者進入玄妙的虛空世界。
《宇宙波瀾:科技與人類前途的自省》一書是一代量子力學巨擘弗里曼·戴森從事科學工作五十年以來的回憶性總結,包含了弗里曼對科技與人類前途的浪漫的人文思考。弗里曼把科學生活比作個人靈魂的航程,浪漫而生動地描述了許多*科學家的風範與成就,原子爐、生命科技以及太空探索的研究歷程與爭議。同時,作者也引導我們開始尋求科學對於人類的真正意義,探討科學人在鑽研探索時所應持有的態度,還包括對科技發展與人類前途的一些深刻的省思。
========================================================
顯示部分信息
作者簡介
《*分鐘》作者:
史蒂文•溫柏格(Steven Weinberg):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得克薩斯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他畢業於康奈爾大學,後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攻讀研究生,1957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弦理論》作者:
斯蒂文•斯科特•古布澤(Steven Scott Gubser):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教授,弦理論研究領域的主要專家之一,曾撰寫了大量物理界取得相關成就的文章。
《反物質》和《虛空》作者:
弗蘭克•克洛斯(Frank Close):英國人,牛津大學物理學教授,埃克塞特大學研究員,曾任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的理論物理學部門負責人,曾榮獲了大英帝國官佐勳章(OBE)、英國物理學會開爾文獎。他還擔任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共教育和通訊部的負責人,因其在促進物理學的公眾理解和科普寫作方面的突出貢獻,他獲得了英國媒體評出的2007年*科普寫作獎(Sygenta Prize)。他的其他作品有:《路西法的遺產》(2000)、《奧德賽粒子》(2002)等。
《宇宙波瀾》作者:
弗里曼·戴森(Freeman J.Dyson):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物理學教授。他在量子力學方面作出極大貢獻,但很遺憾地與諾貝爾物理學獎擦肩而過。他曾獲得許多殊榮:倫敦皇家學會休斯獎、德國物理學會普朗克獎、奧本海默紀念獎、以色列海法理工學院的哈維獎,2000年坦普頓獎等。
========================================================
顯示部分信息
目 錄
《*分鐘》:
1 導論:巨人和牛
2 宇宙的膨脹
3 宇宙微波輻射背景
4 熾熱宇宙的配方
5 *分鐘
6 歷史的題外話
7 *分之一秒
8 尾聲:未來前景
《弦理論》:
1 能量
長度、質量、時間和速度
E=mc2
2 量子力學
不確定性
原子
光子
3 引力和黑洞
黑洞
廣義相對論
黑洞不黑
4 弦論
引力對戰量子力學
時空中的弦
弦的時空
5 膜
第二次超弦革命
D-膜和對稱性
D-膜的湮滅
膜和黑洞
M-理論中的膜和世界的邊緣
6 弦對偶
一個維度在這裡,一個維度在那裡,誰在數?
引力和規範理論
7 超對稱和大型強子對撞機
超對稱奇特的數學
可能的萬有理論
粒子,粒子,粒子
8 重離子和第五維
地球上*東西
五維空間中的黑洞
《反物質》:
1 反物質:真實或者虛幻
1.1 反物質會撞上地球嗎
1.2 強大的反物質
1.3 反物質的秘密
1.4 天然反物質
2 物質的世界
2.1 物質和反物質
2.2 光譜和量子電子
2.3 自旋的電子
2.4 E代表愛因斯坦,並且E=mc2
3 石碑
3.1 保羅·狄拉克
3.2 合二為一
3.3 無限海洋
3.4 什麼是正的電子
4 宇宙新發現
4.1 發現正電子
4.2 布萊克特的創造
4.3 地球上的正電子
5 湮滅
5.1 既非物質亦非反物質
5.2 更多反粒子
5.3 夸克和反夸克
5.4 夸克遇上反夸克
6 儲存反物質
6.1 無堅不摧
6.2 儲存反質子
6.3 潘寧陷阱
6.4 陷阱中的反質子
6.5 反氫和反物質工廠
6.6 正負電子對撞機
7 鏡像宇宙
7.1 時光倒流?
7.2 奇異粒子的奇異行為
7.3 不要和反外星人握手
8 萬事萬物如何存在
8.1 反物質消失之謎
8.2 重演大爆炸
8.3 中微子
8.4 並不*的啟示錄
9 揭秘
9.1 反物質迷信
9.2 反物質的威力
9.3 大塊反物質
9.4 炫酷的反物質炸彈
9.5 反物質:勇往直前
9.6 反物質:從科幻到現實
9.7 反物質工廠
附錄 1 反物質的代價
附錄 2 狄拉克密碼
《虛空》:
1 庸人自擾
對虛空的早期理解
憎惡從何而來?
空氣
製作真空
布萊斯· 帕斯卡:水
與酒的博弈
真空長什麼樣?
大氣壓強
2 原子內部何其空曠
電子
原子到底有多空曠?
場
場是否有大小
重力場和平方反比定律
波
3 空間
創世紀
牛頓
空間及運動的概念
4 波在何處
電磁場與波
波的載體
以太難題
5 隨光束旅行
空間、時間及時空
時空
6 自由空間的代價
時空扭曲
引力和彎曲
宇宙膨脹
7 無限之海洋
量子世界
波和量子不確定
沸騰的真空
無限的海洋
8 希格斯真空
相和組織
相變和真空
改變真空中的力
希格斯真空
9 新的虛空
宇宙的狀態
爆脹
更高維度
搜尋虛空
《宇宙波瀾:科技與人類前途的自省》
第一部分 英國
1.魔幻城堡
2.浮士德的救贖
3.少年十字軍
4.詩人之死
5.科學學徒
第二部分 美國
6.阿爾伯克基之旅
7.攀登F6峰
8.降E小調前奏曲
9.小紅校舍
10.1970年到達土星
11.朝聖者、聖徒和太空人
12.調停
13.防禦的倫理
14.德福·夏普謀殺案
15.莫洛博士島
16.DNA重組研究的爭論
第三部分 其他
17.遙遠的鏡子
18.思想實驗
19.外星人
20.進化枝與克隆
21.綠遍銀河
22.回到地球
23.設計論
24.地球與天空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