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您的隱私,防止詐騙,查詢訂單請聯繫:jackwin140@gmail.com
立即下單

《藥物合成反應》+《天然藥物化學》
NT$ 1780  

《藥物合成反應》+《天然藥物化學》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書名:物合成反應(聞韌 )(第四版)


作者:聞韌 主編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2286864


字數:674


頁碼:425


版次:4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kg



 


第一章鹵化反應(Halogenation Reaction)


1節鹵化反應機理1


一、電子反應機理1


1.親電反應1


2.親核反應: 親核取代3


二、自由基反應機理3


1.自由基加成3


2.自由基取代4


第二節不飽和烴的滷加成反應4


一、不飽和烴和鹵素的加成反應4


1.鹵素對烯烴的加成反應4


2.鹵素對炔烴的加成反應7


二、不飽和羧酸的滷內酯化反應8


三、不飽和烴和次鹵酸(酯)、N-鹵代酰胺的反應8


1.次鹵酸及次鹵酸酯對烯烴的加成反應8


2.N-鹵代酰胺對烯烴的加成反應9


四、鹵化氫對不飽和烴的加成反應11


1.鹵化氫對烯烴的加成反應11


2.鹵化氫對炔烴的加成反應12


第三節烴類的滷取代反應13


一、脂肪烴的滷取代反應13


1.飽和脂肪烴的滷取代反應13


2.不飽和烴的滷取代反應13


3.烯丙位和芐位碳原子上的滷取代反應14


二、芳烴的滷取代反應16


第四節羰基化合物的滷取代反應19


一、醛和的α-鹵取代反應19


1.的α-鹵取代反應19


2.醛的α-鹵取代反應23


二、烯醇和烯胺衍生物的滷化反應23


1.烯醇酯的滷化反應24


2.烯醇矽烷醚的滷化反應24


3.烯胺的滷化反應25


三、羧酸衍生物的α-鹵取代反應26


第五節醇、酚和醚的滷置換反應27


一、醇的滷置換反應27


1.醇和鹵化氫或氫鹵酸的反應27


2.醇和鹵化亞砜的反應29


3.醇和鹵化磷的反應30


4.醇和有機磷鹵化物的反應32


二、酚的滷置換反應33


三、醚的滷置換反應34


第六節羧酸的滷置換反應35


一、羧羥基的滷置換反應——酰鹵的製備35


二、羧酸的脫羧鹵置換反應37


第七節其他官能團化合物的滷置換反應38


一、鹵化物的滷素交換反應38


二、磺酸酯的滷置換反應39


三、芳香重氮鹽化合物的滷置換反應39


第八節鹵化反應在化學物合成中應用實例40


一、化學物佐匹克隆簡介40


二、鹵化反應在佐匹克隆合成中應用實例41


主要參考書42


參考文獻42


習題45


第二章烴化反應(Alkylation Reaction)48


節烴化反應機理48


一、親核取代反應48


1.雜原子的親核取代反應49


2.碳負離子的親核取代反應50


二、 親電取代反應51


第二節氧原子上的烴化反應51


一、醇的O-烴化51


1.鹵代烴為烴化劑51


2.芳基磺酸酯為烴化劑54


3.環氧乙烷為烴化劑54


4.烯烴為烴化劑55


5.其他烴化劑55


二、酚的O-烴化56


1.鹵代烴為烴化劑56


2.硫酸二甲酯為烴化劑57


3.重氮甲烷為烴化劑58


4.DCC縮合法58


5.烷氧鹽為烴化劑58


第三節氮原子上的烴化反應59


一、氨及脂肪胺的N-烴化59


二、芳香胺的N-烴化65


三、雜環胺的N-烴化67


第四節碳原子上的烴化反應69


一、芳烴的烴化:Friedel-Crafts反應69


二、炔烴的C-烴化74


三、格氏的C-烴化75


四、羰基化合物α位C-烴化77


1.活性亞甲基化合物的C-烴化77


2.醛、、羧酸衍生物的α位C-烴化80


3.烯胺的C-烴化83


五、相轉移烴化反應84


第五節烴化反應在化學物合成中應用實例88


一、 化學物沙美特羅簡介88


二、烴化反應在沙美特羅合成中應用實例89


主要參考書89


參考文獻90


習題92


第三章酰化反應(Acylation Reaction)95


節酰化反應機理95


一、電子反應機理96


1.親電反應機理96


2. C-親核反應機理97


二、自由基反應機理97


第二節氧原子上的酰化反應98


一、醇的O-酰化反應98


1.羧酸為酰化劑98


2.羧酸酯為酰化劑2


3.酸酐為酰化劑5


4.酰氯為酰化劑8


5.酰胺為酰化劑1


二、酚的O-酰化反應111


第三節氮原子上的酰化反應113


一、脂肪胺的N-酰化反應113


1.羧酸為酰化劑113


2.羧酸酯為酰化劑114


3.酸酐為酰化劑115


4.酰鹵為酰化劑117


5.酰胺為酰化劑118


二、芳胺的N-酰化反應118


第四節碳原子上的酰化反應120


一、芳烴C-酰化120


1. Friedel-Crafts反應120


2.Hoesch反應123


3.Gattermann反應124


4.Vilsmeier-Haack反應124


5.Reimer-Tiemann反應125


二、烯烴C-酰化126


三、羰基化合物α位的C-酰化127


1. 活性亞甲基化合物的C-酰化127


2.Claisen 反應和Dieckmann反應129


3. 、腈的α位的C-酰化130


四、C-親核酰化132


1.直接法132


2.屏蔽法132


第五節酰化反應在化學物合成中應用實例134


一、化學物貝諾酯簡介134


二、酰化反應在貝諾酯合成中的應用實例135


主要參考書135


參考文獻136


習題138


第四章縮合反應(Condensation Reaction)141


節縮合反應機理141


一、電子反應機理141


1.親核反應141


2.親電反應144


二、環加成反應機理144


1.[4 2]環加成反應144


2.1,3-偶極環加成反應144


第二節α-羥烷基、鹵烷基、氨烷基化反應145


一、α-羥烷基化反應145


1.羰基α-位碳原子的α-羥烷基化反應(Aldol縮合)145


2.不飽和烴的α-羥烷基化反應(Prins反應)149


3.芳醛的α-羥烷基化反應(安息香縮合)150


4.有機金屬化合物的α-羥烷基化151


二、α-鹵烷基化反應(Blanc反應)154


三、α-氨烷基化反應155


1.Mannich反應155


2.Pictet-Spengler 反應158


3.Strecker反應159


第三節β-羥烷基、β-羰烷基化反應160


一、β-羥烷基化反應160


二、β-羰烷基化反應(Michael反應)161


第四節亞甲基化反應163


一、羰基烯化反應(Wittig反應)163


二、羰基α位亞甲基化167


1.活性亞甲基化合物的亞甲基化反應(Knoevenagel反應)167


2.Stobbe反應169


3.Perkin反應170


第五節α,β-環氧烷基化反應(Darzens反應)172


第六節環加成反應174


一、Diels-Alder反應174


二、1,3-偶極環加成反應177


三、碳烯及氮烯對不飽和鍵的環加成178


第七節縮合反應在化學物合成中應用實例180


一、化學物普瑞巴林簡介180


二、縮合反應在普瑞巴林合成中應用實例181


主要參考書182


參考文獻182


習題185


第五章重排反應(Rearrangement Reaction)188


節重排反應機理188


一、電子反應機理188


1.親核重排188


2.親電重排189


二、自由基反應機理190


三、周環反應機理190


第二節從碳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191


一、Wagner-Meerwein重排191


二、Pinacol重排193


三、二苯基乙二-二苯基乙醇酸重排197


四、Favorskii重排199


五、Wolff重排和Arndt-Eistert合成202


第三節從碳原子到雜原子的重排204


一、Beckmann重排204


二、Hofmann重排208


三、Curtius重排2


四、Schmidt反應212


五、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215


第四節從雜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217


一、Stevens重排217


二、Sommelet-Hauser重排219


三、Wittig重排220


第五節σ鍵遷移重排221


一、Claisen重排221


二、Cope重排224


三、Fischer 吲哚合成226


第六節重排反應在化學物合成中應用實例228


一、化學物替格瑞洛簡介228


二、Curtius重排在替格瑞洛合成中應用實例229


主要參考書230


參考文獻230


習題233


第六章氧化反應(Oxidation Reaction)236


節氧化反應機理236


一、電子反應機理236


1.親電反應236


2.親核反應238


二、自由基反應機理239


1.自由基加成239


2.自由基取代239


3.自由基消除240


第二節烴類的氧化反應240


一、烷烴的氧化240


1.叔丁烷氧化成叔丁基過氧醇240


2.環烷烴的氧化241


二、芐位C—H鍵的氧化241


1.氧化生成醛241


2.氧化形成、羧酸243


三、羰基α位活性C—H鍵的氧化244


1.形成α-羥244


2.形成1,2-二羰基化合物244


四、烯丙位活性C—H鍵的氧化245


1.用二氧化硒氧化245


2.用CrO3-吡啶絡合物(Collins)和鉻的其他絡合物氧化246


3.用過(氧)酸酯氧化247


第三節醇類的氧化反應248


一、伯、仲醇被氧化成醛、248


1.用鉻化合物氧化248


2.用錳化合物氧化249


3.用二甲基亞砜氧化250


4.Oppenauer氧化251


二、醇被氧化成羧酸252


三、1,2-二醇的氧化253


第四節醛、的氧化反應254


一、醛的氧化254


二、的氧化255


第五節含烯鍵化合物的氧化256


一、烯鍵環氧化256


1.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環氧化256


2.不與羰基共軛的烯鍵的環氧化257


二、烯鍵氧化成1,2-二醇259


1.順式羥基化259


2.反式羥基化261


三、烯鍵的斷裂氧化263


1.用高錳酸鹽氧化263


2.臭氧分解263


第六節芳烴的氧化反應264


一、芳烴的氧化開環264


二、氧化成醌265


三、芳環的酚羥基化266


第七節脫氫反應267


一、羰基的α,β-脫氫反應268


1.二氧化硒為脫氫劑268


2.醌類作氫接受體268


3.有機硒為脫氫劑269


二、脫氫芳構化270


第八節胺的氧化反應271


一、伯胺的氧化271


二、仲胺的氧化272


三、叔胺的氧化273


第九節其他氧化反應274


一、鹵化物的氧化274


二、磺酸酯的氧化275


第十節氧化反應在化學物合成中應用實例276


一、化學物奧美拉唑簡介276


二、氧化反應在奧美拉唑合成中應用實例276


主要參考書277


參考文獻277


習題280


第七章還原反應(Reduction Reaction)284


節還原反應機理284


一、電子反應機理284


1.親核反應284


2.親電反應:親電加成286


二、自由基反應機理286


1.電子轉移還原286


2.自由基取代還原:矽烷還原疊氮基為氨基的反應288


三、催化氫化反應機理288


1.均相催化氫化288


2.均相催化氫化289


第二節不飽和烴的還原反應289


一、炔、烯的還原289


1.均相催化氫化290


2.均相催化氫化293


3.二酰亞胺還原294


4.硼氫化反應296


二、芳烴的還原297


1.催化氫化法297


2.化學還原法:Birch反應297


第三節羰基(醛、)的還原反應298


一、還原成烴的反應298


1.Clemmensen反應298


2. Wolff-Кижер-黃鳴龍還原反應300


3.金屬复氫化物和催化氫化還原301


二、還原成醇的反應302


屬复氫化合物為還原劑302


2.醇鋁為還原劑304


3.多相催化氫化還原305


4.均相催化氫化306


三、還原胺化反應307


1.羰基的還原胺化反應307


2.Leuckart-Wallach反應和Eschweiler-Clarke反應307


第四節羧酸及其衍生物的還原反應308


一、酰鹵還原為醛308


二、酯及酰胺的還原309


1.酯還原成醇309


2.酯和酰胺還原為醛311


3.酯的雙分子還原偶聯反應311


4.酰胺還原為胺312


三、腈的還原313


四、羧酸及酸酐的還原314


1.羧酸的化學還原314


2.酸酐的化學還原315


第五節含氮化合物的還原反應316


一、硝基化合物的還原316


1.活潑金屬為還原劑316


2.含硫化合物為還原劑317


3.催化氫化還原318


4.金屬复氫化物為還原劑319


二、其他含氮化合物的還原319


1.偶氮化合物的還原319


2.疊氮化合物的還原320


第六節氫解反應321


一、脫鹵氫解321


二、脫芐氫解322


三、脫硫氫解323


第七節還原反應在化學物合成中應用實例325


一、化學物拉夫定簡介325


二、還原反應在拉夫定合成中應用實例326


主要參考書327


參考文獻327


習題329


第八章合成設計原理(Principle of Synthesis Design)332


節常用術語332


一、靶分子及其變換332


1.靶分子332


2.變換333


二、合成子及其等價333


1.合成子333


2.合成子的“等價”333


3.合成子的分類333


三、極性反轉336


1.交換雜原子 a1→d1336


2.引入雜原子336


3.添加碳原子337


四、等電性反應和半反應組合337


五、跨距339


六、逆向切斷、逆向連接和逆向重排339


1.逆向切斷339


2.逆向連接340


3.逆向重排340


七、逆向官能團變換341


1.逆向官能團互換341


2.逆向官能團添加341


3.逆向官能團除去341


第二節逆合成分析法341


一、單官能團和雙官能團化合物的變換342


1.單官能團化合物342


2. 1,2-雙官能團化合物343


3. 1,3-雙官能團化合物344


4. 1,4-雙官能團化合物345


5. 1,5-雙官能團化合物346


6. 1,6-雙官能團化合物347


二、脂環和雜環化合物的變換347


1.三元脂環347


2.四元脂環349


3.六元脂環349


4.雜環化合物350


三、簡化方法351


1.官能團變換的應用351


2.尋找特殊結構成分353


3.尋找“策略性”鍵353


4.對稱性應用354


5.重排反應的應用355


四、選擇性控制355


1.化學選擇性和區域選擇性355


2.立體選擇性357


3.實例:反-1,3-二取代四氫咔啉和天然降壓l-(—)-利血平357


第三節仿生合成法361


一、 次生代謝產物的生物合成361


1.初生代謝與次生代謝361


2.次生代謝產物生物合成途徑362


二、仿生合成363


1.模擬酶催化單碳片段轉移(one carbon-fragment transfer)的仿生合成363


2.模擬β-多代謝途徑367


3.模擬氨基酸代謝途徑368


4.模擬活性前體及其混合代謝途徑372


第四節合成設計在化學物合成中應用實例375


一、化學物加蘭他敏簡介375


二、仿生芳香偶聯反應在加蘭他敏合成中應用實例377


主要參考書378


參考文獻379


習題381


習題答案383


附錄403


常用化學英文縮略語及其中譯名403


重要化學及人名反應索引411


《物合成反應》是高等院校學、化學或生物製等專業的教學用書。前七章主要介紹鹵化、烴化、酰化、縮合、重排、氧化和還原等物合成中常用有機反應的重要理論及其應用,第八章為合成設計原理。 《物合成反應》具有以下特色:(1)每章*節“反應機理”將該章反應機理進行分類歸納,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每章的合成反應,(2)每章按不同官能團化合物的不同反應且按“反應通式、反應機理、影響因素和應用特點”四個層次介紹,(3)每章*後一節“在化學物合成中應用實例”,介紹一個化學合成物的發現、研發到上市過程及其全合成簡況,並詳細介紹該章反應在此物合成中的操作實例,以了解“物合成反應”在化學合成物研發中的重要地位,(4)加強工具書特點,每章有0~130實例及其原始文獻,便於讀者查閱,(5)章末有不同類型習題,書末附各章習題的參考答案及其文獻,(6)書末附《常用化學英文縮略語及其中譯名》、《重要化學和人名反應索引》,供讀者參考和檢索用。本書除作教材外,也可作為化學制、生物醫、有機化學或其他精細化工領域技術人員的參考或培訓用書。為方便教學,本書配套課件可向出版社免費索取(songlq75@126.com)。



內容介紹


《物合成反應》是高等院校學、化學或生物製等專業的教學用書。前七章主要介紹鹵化、烴化、酰化、縮合、重排、氧化和還原等物合成中常用有機反應的重要理論及其應用,第八章為合成設計原理。 《物合成反應》具有以下特色:(1)每章*節“反應機理”將該章反應機理進行分類歸納,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每章的合成反應,(2)每章按不同官能團化合物的不同反應且按“反應通式、反應機理、影響因素和應用特點”四個層次介紹,(3)每章*後一節“在化學物合成中應用實例”,介紹一個化學合成物的發現、研發到上市過程及其全合成簡況,並詳細介紹該章反應在此物合成中的操作實例,以了解“物合成反應”在化學合成物研發中的重要地位,(4)加強工具書特點,每章有0~130實例及其原始文獻,便於讀者查閱,(5)章末有不同類型習題,書末附各章習題的參考答案及其文獻,(6)書末附《常用化學英文縮略語及其中譯名》、《重要化學和人名反應索引》,供讀者參考和檢索用。本書除作教材外,也可作為化學制、生物醫、有機化學或其他精細化工領域技術人員的參考或培訓用書。為方便教學,本書配套課件可向出版社免費索取(songlq75@126.com)。


作者介紹


聞韌,復旦大學學院,教授,1941年1月生於上海。 1962年畢業於上海 第 一醫學院學系本科畢業後,師從留法物化學家宋悟生教授,於1965年該校物化學專業研究生畢業,此後一直在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任職,1981-1984年教育部公派赴法國作博士後進修,師從天然物合成化學家、法蘭西院士Potier教授和Reims大學Levy教授,1984—2001年起相繼擔任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合成物化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和上海市重點學科物化學學科帶頭人,1986年晉升為副教授、1991年晉升為教授,1993年起獲國務院的特殊津貼。

書名:天然藥物化學(孔令義)


作者:孔令義 主編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7122318886


頁碼:445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目錄


緒論/ 1


節天然藥物化學簡介1


一、天然藥物化學定義和研究內容1


二、外天然藥物化學發展概況3


三、天然藥物化學發展趨勢6


第二節天然藥物化學與新藥創制8


一、天然藥物化學在新藥發現中的地位8


二、天然藥物化學在新藥開發中的作用9


三、天然藥物化學知識在製藥工業中的應用11


參考文獻12


第二章天然藥物的提取分離方法/ 13


節結構類型與理化性質概述13


一、結構類型13


二、理化性質14


三、主要提取分離原理15


第二節提取方法17


一、溶劑提取法17


二、水蒸氣蒸餾法與昇華法19


三、超聲提取法19


四、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20


五、微波提取技術21


六、罐組逆流提取法22


七、常溫高壓提取法23


八、酶提取法25


九、分子印跡技術25


十、半仿生提取法27


十一、液膜提取法27


第三節分離與精製方法28


一、溶劑分離法28


二、兩相溶劑萃取法30


三、結晶法32


四、色譜法33


參考書目47


參考文獻47


第三章天然藥物提取分離的工業化設備/ 50


節提取設備50


一、浸漬法提取設備50


二、煎煮法提取設備50


三、滲漉法提取設備51


四、回流提取設備52


五、水蒸氣蒸餾設備54


六、其他提取設備55


第二節分離設備56


一、沉降設備56


二、過濾設備57


三、萃取設備58


四、色譜設備59


五、結晶設備61


六、分子蒸餾設備62


第三節乾燥設備63


一、傳統乾燥器63


二、新型乾燥器66


第四節智能化控制系統66


一、天然藥物生產對智能化控制的基本要求66


二、計算機控制系統67


三、智能化控制方法70


參考書目78


參考文獻78


第四章天然藥物的結構研究方法/ 79


節結構研究的一般程序79


一、化合物純度的判定79


二、理化常數的測定80


三、分子式的確定與不飽和度的計算80


四、化合物的功能團和分子骨架的推定82


五、化合物結構的確定82


第二節波譜分析在結構測定中的應用82


一、紫外吸收光譜83


二、紅外光譜83


三、核磁共振譜84


四、質譜89


五、其他分析方法91


參考書目92


參考文獻92


第五章天然藥物的研究與開發/ 94


節天然藥物研究開發概況94


一、天然藥物開發的現狀94


二、以天然藥物化學為基礎的藥物研究面臨的問題95


三、天然藥物研究與開發的程序及模式97


第二節有效成分的研究與開發98


一、活性天然產物的研究與開發98


二、活性天然產物的化學合成與結構修飾101


三、活性天然產物研究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106


第三節有效部位的研究與開發109


一、有效部位新藥研究開發的基本原則109


二、有效部位新藥研究開發的優勢109


三、基於有效部位新藥開發需要注意的問題109


第四節複方的研究與開發112


一、複方研究開發的基本原則112


二、複方研究開發的優勢113


三、基於復方新藥開發需要注意的問題114


四、複方研發案例115


參考書目117


參考文獻117


第六章糖和苷類/ 118


節糖和苷的分類118


一、糖的分類118


二、苷的分類124


第二節糖和苷的理化性質128


一、糖和苷的物理性質128


二、糖和苷的化學性質128


第三節糖和苷的提取分離和結構鑑定136


一、糖的提取分離136


二、苷的提取分離139


三、糖和苷的結構研究140


第四節醣類藥物的研究製備實例144


一、香菇多醣的製備研究144


二、刺五加多醣Ⅲ的製備研究145


三、板藍根中芥子苷的製備研究147


四、柚皮果膠的製備研究149


參考書目150


參考文獻150


第七章苯丙素類/ 151


節簡單苯丙素類151


一、簡單苯丙素類化合物的結構與分類151


二、簡單苯丙素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154


三、簡單苯丙素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155


四、簡單苯丙素類化合物的結構鑑定155


五、簡單苯丙素類藥物的研究製備實例156


第二節香豆素類158


一、香豆素類化合物的結構與分類158


二、香豆素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161


三、香豆素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162


四、香豆素類化合物的結構鑑定162


五、香豆素類藥物的研究製備實例165


第三節木脂素類167


一、木脂素類化合物的結構與分類167


二、木脂素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174


三、木脂素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174


四、木脂素類化合物的結構鑑定175


五、木脂素類藥物的研究製備實例177


參考書目180


參考文獻180


第八章醌類/ 182


節醌類化合物的結構類型與理化性質182


一、醌類化合物的結構與分類182


二、醌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188


第二節醌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與結構鑑定190


一、醌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190


二、醌類化合物的結構鑑定193


第三節醌類藥物的研究製備實例197


一、紫草提取物的製備研究197


二、丹參提取物的製備研究199


參考書目200


參考文獻200


第九章黃酮類/ 202


節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類型與理化性質202


一、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與分類202


二、黃酮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211


第二節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與結構鑑定215


一、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215


二、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鑑定217


第三節黃酮類藥物的研究製備實例234


一、葛根素的製備工藝研究234


二、銀杏葉總黃酮的製備研究235


參考書目239


參考文獻239


第十章萜類/ 240


節萜類化合物的結構類型與理化性質241


一、萜類化合物的結構類型241


二、萜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265


第二節萜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與結構鑑定270


一、萜類化合物的提取270


二、萜類化合物的分離270


三、萜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實例272


四、萜類化合物的結構鑑定272


第三節萜類藥物的研究製備實例274


一、天然冰片的製備研究274


二、青蒿素的製備研究276


三、紫杉醇的製備研究278


四、穿心蓮內酯的製備研究281


五、銀杏內酯的製備研究283


參考書目285


參考文獻285


第十一章揮髮油類/ 288


節揮髮油類化合物的組成成分與理化性質288


一、揮髮油類化合物的組成成分288


二、揮髮油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290


第二節揮髮油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與結構鑑定290


一、揮髮油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290


二、揮髮油的鑑定293


第三節揮髮油的研究製備實例295


一、玫瑰的製備研究295


二、薄荷揮髮油的製備研究297


三、辛夷揮髮油的製備研究299


四、肉桂揮髮油的製備研究301


參考文獻303


第十二章三萜及其苷類/ 304


節三萜類化合物的結構類型與理化性質304


一、三萜類化合物的結構類型304


二、三萜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313


第二節三萜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與結構鑑定315


一、三萜皂苷的提取分離315


二、三萜類化合物的結構鑑定319


第三節三萜皂苷類藥物的研究製備實例321


一、黃芪甲苷的製備研究321


二、人參總皂苷的製備研究322


三、積雪草總苷的製備研究326


參考書目328


參考文獻329


第十三章甾體及其苷類/ 331


節甾體化合物的結構類型與理化性質331


一、甾體化合物的結構類型332


二、甾體化合物的理化性質343


第二節甾體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與結構鑑定347


一、甾體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347


二、甾體類化合物的結構鑑定348


第三節甾體類藥物的研究製備實例354


一、薯蕷皂苷及薯蕷皂苷元的製備研究354


二、地高辛的製備研究356


參考書目358


參考文獻358


第十四章生物鹼/ 361


節生物鹼的結構類型與理化性質361


一、生物鹼的結構類型361


二、來源於鳥氨酸的生物鹼362


三、來源於賴氨酸的生物鹼363


四、來源於鄰氨基苯甲酸的生物鹼366


五、來源於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生物鹼366


六、來源於色氨酸的生物鹼370


七、萜類生物鹼373


八、甾體類生物鹼374


九、生物鹼的理化性質375


第二節生物鹼的提取分離與結構鑑定386


一、生物鹼的提取分離386


二、生物鹼的結構鑑定392


第三節生物鹼類藥物的研究製備實例396


一、利血平的製備研究396


二、小蘗鹼(鹽酸小蘗鹼)的製備研究398


三、氫溴酸高烏甲素的製備研究400


四、北山豆根鹼(蝙蝠葛鹼)的製備研究403


參考書目405


參考文獻405


第十五章其他類天然藥物/ 407


節海洋天然藥物407


一、海洋天然藥物的結構類型407


二、海洋藥物的研究實例417


第二節鞣質422


一、鞣質的結構類型422


二、鞣質的理化性質426


三、鞣質的提取與分離428


四、原花青素的製備研究429


第三節苯乙醇苷類429


一、苯乙醇苷類化合物的結構類型430


二、苯乙醇苷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431


三、紅景天苷的製備研究431


第四節二苯基庚烷類432


一、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構類型432


二、薑黃素的製備研究434


第五節番荔枝內酯435


第六節炔醇類437


一、炔醇類化合物的結構類型438


二、炔醇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438


參考書目438


參考文獻439


拉丁名索引/ 440


化學名詞索引/ 444



內容提要


《天然藥物化學》全書共分為十五章,其中*章緒論簡要介紹了天然藥物化學的研究內容、發展現狀及基於天然藥物的新藥創制;第二章詳細介紹了天然藥物的提取分離方法;第三章特色性介紹天然藥物提取分離的工業化設備,與製藥工業緊密結合;第四章精簡講述天然藥物的結構研究方法,特別是波譜分析在結構測定中的應用;第五章從宏觀角度闡述了天然藥物(有效成分與有效部位)的研究與開發現狀及研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針對性介紹了複方的研究與開發;第六章至第十五章分別詳細介紹了各類天然藥物(糖和苷類、苯丙素類、醌類、黃酮類、萜類、揮髮油類、三萜及其苷類、甾體及其苷類、生物鹼以及其他類天然藥物)的化學成分的結構特點、物理化學性質、提取分離方法以及主要類型化學成分的結構鑑定等,特別對製藥現代化提取分離設備、工業化研究與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實例介紹,以期培養一批掌握現代天然藥物研究與開發新技術和製藥工程技術的專業複合型科技人才,滿足我國製藥工業的發展需求。 《天然藥物化學》可作為高等院校製藥工程專業的教材,學、藥學等相關專業也可參考使用,還可作為藥品生產部門、科研部門、藥檢部門等相關從業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孔令義,中國藥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副校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中國藥科大學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首席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並兼任中國藥科大學學院院長和研究所所長、 211 工程重點建設項目 和天然藥物現代化工程 的項目負責人。

工業藥劑學 


作者:吳正紅、周建平 主編 


ISBN:978-7-122-37956-6 


重量:1156克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開本:16 


裝幀:平 


出版時間:2021年03月 


版次:1 


頁碼:614 


印次:1


內容介紹


《工業藥劑學》全書由工業藥劑學的基礎知識、常規劑型及其理論與技術、新型製劑與製備技術三大模塊組成。其中第一篇工業藥劑學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緒論、藥物製劑的設計與質量控制、藥用輔料與應用、藥物製劑的穩定性、製劑車間設計概述、藥品包裝;第二篇常規劑型及其理論與技術,主要講述液體製劑、固體製劑、霧化製劑、半固體製劑、無菌製劑、中藥製劑、生物技術藥物製劑;第三篇新型製劑與製備技術,主要概述製劑新技術、快速釋放製劑、緩釋與控釋製劑、黏膜給藥製劑、經皮給藥製劑、靶向製劑、新型藥物載體。此外,本書配套“工業藥劑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以便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工業藥劑學》適合作為藥物製劑、製藥工程等藥學類院校各本科專業核心課教材,亦可作為從事藥物製劑研發的科技人員的參考書。




周建平,中國藥科大學,教授,教學方面:主講本科課程包括“工業藥劑學”、“藥劑學”、“工業藥劑學實驗”、“藥劑學實驗”等;研究生課程包括“工業藥劑學”、“藥學科研中的思路與方法”、“文獻綜述(藥物製劑)”及“文獻調研與科研選題(藥物製劑)”等。獲工業藥劑學國家精品課程(排名1),工業藥劑學國家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排名1)等教學成果獎;獲江蘇省教學名師稱號。

科研方面:承擔完成了國家新藥創制“新製劑與新釋藥系統研究”平台項目1項(1200萬元)、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項和其他10餘項省部級重點項目;承擔完成了10餘項橫向開發項目及產業化轉化項目等;獲新藥證書5本。申請新製劑、新載體、新技術國家發明專利28項,已授權16項,發表科研論文150餘篇(SCI收錄67餘篇);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藥劑專業主任委員);獲江蘇省“青藍工程”、“333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六大高峰人才”等稱號。

目錄

第一篇工業藥劑學的基礎知識 / 1

第一章緒論 / 2

第一節概述2

一、工業藥劑學概述2

二、常用術語2

三、工業藥劑學的任務與發展4

四、相關學科6

五、劑型的分類與意義7

第二節國家藥品標準及其他藥品相關法規簡介9

一、藥典及國家藥品標準10

二、藥品註冊標準11

三、藥品生產標準14

四、其他標準15

思考題17

參考文獻17


第二章藥物製劑的設計與質量控制 / 18

第一節概述18

一、藥物製劑設計的目標18

二、藥物製劑設計的基本原則19

三、質量源於設計20

第二節藥物製劑設計的主要內容21

一、 藥物製劑處方前研究工作21

二、 藥物給藥途徑與劑型的選擇27

三、 藥物製劑處方的優化設計28

第三節藥物製劑的質量控制與評價29

一、 風險管理體系和工藝驗證29

二、質量評價關鍵點31

思考題31

參考文獻32


第三章藥用輔料與應用 / 33

第一節概述33

一、藥用輔料的作用與應用原則33

二、藥用輔料的種類 35

三、藥用輔料的一般質量要求36

第二節藥用高分子材料36

一、概述36

二、藥用高分子材料的類別及主要品種37

三、藥用高分子材料在藥劑學中的應用38

第三節預混與共處理藥用輔料40

一、概述40

二、分類及主要品種41

三、預混與共處理藥用輔料在藥劑學中的應用43

第四節藥用輔料相關法規45

一、概述45

二、藥用輔料相關法規和技術要求的發展46

三、原輔包關聯審評審批制度49

思考題50

參考文獻50


第四章藥物製劑的穩定性 / 53

第一節概述53

一、藥物製劑穩定性研究的目的、意義和任務53

二、藥物製劑穩定性的化學動力學基礎53

第二節藥物製劑穩定性變化分類及降解途徑56

一、藥物製劑穩定性變化分類56

二、藥物和藥物製劑的降解途徑與穩定性變化56

第三節影響藥物製劑穩定性的因素及穩定化方法60

一、影響藥物製劑穩定性的因素60

二、藥物製劑穩定化方法63

第四節藥物製劑穩定性試驗方法65

一、長期試驗66

二、影響因素試驗66

三、加速試驗67

第五節新藥開發過程中藥物穩定性的研究68

一、新藥穩定性研究設計的要點68

二、新藥穩定性研究內容69

思考題69

參考文獻70


第五章製劑車間設計概述 / 71

第一節概述71

一、建設程序與基本建設程序71

二、GMP車間潔淨度等級標準及選擇74

第二節廠區總體佈置77

一、廠址選擇77

二、廠區總體佈局規劃78

三、交通運輸佈置79

四、管線綜合佈置80

第三節注射製劑車間設計81

一、小容量注射劑車間設計81

二、大容量注射劑車間設計81

三、無菌分裝粉針劑車間設計84

四、凍乾粉針劑車間設計85

第四節口服固體製劑車間設計86

一、口服固體製劑車間設計要點86

二、口服固體製劑車間設計舉例86

第五節液體製劑車間設計89

一、液體製劑車間設計要點89

二、液體製劑車間設計舉例89

第六節其他常用製劑車間設計90

一、軟膠囊車間設計90

二、軟膏劑車間設計91

思考題92

參考文獻92


第六章藥品包裝 / 93

第一節藥品包裝的基本概念93

一、概述93

二、藥品包裝的定義與分類93

三、藥品包裝的作用94

第二節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95

一、藥包材的定義95

二、藥包材的種類95

三、典型藥包材的特點96

四、藥包材的質量要求99

五、藥包材的選擇原則99

第三節藥品軟包裝100

一、鋁塑泡罩包裝100

二、複合膜條形包裝101

三、輸液軟袋包裝102

第四節我國藥品包裝的有關法規104

一、《藥品管理法》104

二、《藥品包裝管理辦法》104

三、《藥品包裝用材料、容器生產管理辦法(試行)》104

四、《藥品包裝用材料、容器管理辦法(暫行)》104

五、《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管理辦法》105

六、《藥品說明書和標籤管理規定》105

七、《非處方藥專有標識管理規定(暫行)》105

八、藥包材國家標準105

思考題106

參考文獻106


第二篇常規劑型及其理論與技術 / 107

第七章液體製劑 / 108

第一節概述108

一、液體製劑的定義108

二、液體製劑的分類108

三、液體製劑的特點109

四、液體製劑的質量要求109

五、液體製劑的溶劑109

六、液體製劑的附加劑110

七、液體製劑製備的一般工藝流程111

第二節液體製劑的相關理論與技術111

一、藥物的溶解度111

二、表面活性劑115

第三節低分子溶液劑119

一、低分子溶液劑的定義119

二、低分子溶液劑的分類119

三、低分子溶液劑的處方設計120

四、低分子溶液劑的製備120

五、低分子溶液劑的質量評價123

第四節高分子溶液劑與溶膠劑123

一、高分子溶液劑123

二、溶膠劑124

第五節混懸劑125

一、混懸劑的定義125

二、混懸劑的特點125

三、混懸劑的質量要求125

四、適合製成混懸劑的情況126

五、混懸劑的物理穩定性126

六、混懸劑的處方設計127

七、混懸劑的製備127

八、混懸劑的質量評價129

第六節乳劑130

一、乳劑的定義130

二、乳劑的分類130

三、乳劑的特點131

四、乳劑的質量要求131

五、乳劑的物理穩定性131

六、乳化及乳化劑132

七、乳劑的處方設計133

八、乳劑的製備134

九、乳劑的質量評價136

第七節不同給藥途徑用液體製劑137

一、滴鼻劑137

二、滴耳劑138

三、滴牙劑138

四、含漱劑138

五、洗劑138

六、搽劑138

七、塗膜劑139

八、灌腸劑與灌洗劑139

第八節液體製劑的包裝與貯存139

一、液體製劑的包裝139

二、液體製劑的貯存140

思考題140

參考文獻140


第八章固體製劑 / 141

第一節概述141

一、固體製劑的藥用輔料141

二、固體製劑的製備工藝142

三、固體製劑的吸收過程143

第二節固體製劑的相關理論與技術144

一、溶出理論144

二、粉體學理論146

三、粉碎技術與設備162

四、篩分技術與設備168

五、混合技術與設備170

六、製粒技術與設備175

七、乾燥技術與設備182

八、壓片技術與設備187

九、包衣技術與設備191

十、連續製造197

第三節散劑202

一、散劑的定義202

二、散劑的分類203

三、散劑的特點203

四、散劑的質量要求203

五、散劑的處方、工藝與製備204

六、散劑的包裝與貯存206

七、散劑的質量評價206

第四節顆粒劑207

一、顆粒劑的定義207

二、顆粒劑的分類207

三、顆粒劑的特點208

四、顆粒劑的質量要求208

五、顆粒劑的處方、工藝與製備208

六、顆粒劑的包裝與貯存210

七、顆粒劑的質量評價211

第五節膠囊劑212

一、膠囊劑的定義212

二、膠囊劑的分類212

三、膠囊劑的特點212

四、膠囊劑的質量要求213

五、膠囊劑的處方、工藝與製備213

六、膠囊劑的包裝與貯存221

七、膠囊劑的質量評價221

第六節片劑222

一、片劑的定義222

二、片劑的分類222

三、片劑的特點224

四、片劑的質量要求224

五、片劑的處方、工藝與製備224

六、片劑的包裝與貯存236

七、片劑的質量評價236

第七節滴丸劑238

一、滴丸劑的定義238

二、滴丸劑的分類238

三、滴丸劑的特點239

四、滴丸劑的質量要求239

五、滴丸劑的處方、工藝與製備239

六、滴丸劑的包裝與貯存241

七、滴丸劑的質量評價242

第八節微丸243

一、微丸的定義243

二、微丸的分類243

三、微丸的特點244

四、微丸的質量要求244

五、微丸的處方、工藝與製備244

六、微丸的包裝與貯存250

七、微丸的質量評價250

第九節膜劑251

一、膜劑的定義251

二、膜劑的分類251

三、膜劑的特點251

四、膜劑的質量要求252

五、膜劑的處方、工藝與製備252

六、膜劑的包裝與貯存255

七、膜劑的質量評價255

第十節栓劑255

一、栓劑的定義255

二、栓劑的分類255

三、栓劑的特點257

四、栓劑的質量要求257

五、栓劑的處方、工藝與製備257

六、栓劑的包裝與貯存263

七、栓劑的質量評價263

思考題264

參考文獻265


第九章霧化製劑 / 266

第一節概述266

一、氣霧劑、噴霧劑和粉霧劑的概念266

二、吸入製劑的特點266

第二節氣霧劑267

一、氣霧劑的定義267

二、氣霧劑的分類267

三、氣霧劑的特點268

四、氣霧劑的質量要求268

五、氣霧劑的處方、工藝與製備268

六、氣霧劑的包裝與貯存272

七、氣霧劑的質量評價272

第三節噴霧劑274

一、噴霧劑的定義274

二、噴霧劑的分類274

三、噴霧劑的特點274

四、噴霧劑的質量要求274

五、噴霧劑的處方、工藝與製備275

六、噴霧劑的包裝與貯存276

七、噴霧劑的質量評價276

第四節粉霧劑277

一、粉霧劑的定義277

二、粉霧劑的分類277

三、吸入粉霧劑的特點278

四、粉霧劑的質量要求278

五、粉霧劑的處方、工藝與製備278

六、粉霧劑的包裝與貯存280

七、粉霧劑的質量評價280

第五節霧化製劑的應用281

一、概述281

二、吸入製劑281

三、黏膜及外用製劑282

思考題282

參考文獻282


第十章半固體製劑 / 283

第一節概述283

一、半固體製劑的定義283

二、半固體製劑的種類283

第二節流變學理論284

一、概述284

二、流體的基本性質284

三、流體流動性質的測定287

四、流變學在藥劑學中的應用與發展289

第三節軟膏劑291

一、概述291

二、軟膏劑的質量要求291

三、軟膏劑的常用基質及附加劑291

四、軟膏劑的工藝與製備294

五、軟膏劑的包裝與貯存296

六、 軟膏劑的質量評價297

第四節乳膏劑299

一、概述299

二、乳膏劑的質量要求299

三、乳膏劑的常用基質299

四、乳膏劑的工藝與製備300

五、乳膏劑的處方設計302

六、乳膏劑的質量評價303

第五節凝膠劑304

一、概述304

二、凝膠劑的質量要求304

三、凝膠劑的常用基質304

四、 凝膠劑的工藝與製備305

五、凝膠劑的質量評價306

思考題306

參考文獻306


第十一章無菌製劑 / 307

第一節概述307

一、無菌製劑的定義307

二、無菌製劑的分類307

三、無菌製劑的特點308

四、無菌製劑的質量要求308

第二節無菌製劑的相關理論與技術308

一、空氣淨化技術308

二、水處理技術312

三、液體過濾技術314

四、熱原去除技術316

五、滲透壓調節技術319

六、滅菌與無菌技術321

七、冷凍乾燥技術326

第三節注射劑328

一、注射劑的定義328

二、注射劑的分類329

三、注射劑的特點330

四、注射劑處方組成330

五、注射劑的製備332

六、注射劑的質量評價339

第四節輸液340

一、輸液的定義340

二、輸液的分類340

三、輸液的特點340

四、輸液的質量要求341

五、輸液的製備341

六、輸液的質量評價346

七、主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346

第五節注射用無菌粉末347

一、注射用無菌粉末的定義347

二、注射用無菌粉末的分類347

三、注射用無菌粉末的特點347

四、注射用無菌粉末的質量要求348

五、注射用無菌粉末(無菌原料)直接分裝工藝348

六、注射用凍乾無菌粉末製備工藝349

第六節眼用製劑351

一、眼用製劑的定義351

二、眼用製劑的分類351

三、眼用製劑的發展352

四、藥物經眼吸收的途徑和影響因素352

五、眼用製劑的質量要求353

六、眼用液體製劑的製備354

七、眼膏劑的製備356

第七節其他無菌製劑357

一、體內植入製劑357

二、創面用製劑357

三、手術用製劑358

四、沖洗劑358

思考題358

參考文獻358


第十二章中藥製劑 / 360

第一節概述360

一、中藥與中藥製劑的定義360

二、中藥製劑的特點361

三、中藥劑型改革361

第二節中藥製劑前處理361

一、中藥的成分362

二、浸提362

三、分離與精製366

四、濃縮與乾燥367

第三節浸出製劑370

一、概述370

二、湯劑370

三、合劑371

四、煎膏劑372

五、酒劑與酊劑373

六、流浸膏劑與浸膏劑374

第四節中藥丸劑375

一、概述375

二、蜜丸376

三、水丸377

四、其他丸劑378

五、丸劑的質量評價379

第五節其他中藥成方製劑380

一、中藥片劑380

二、中藥膠囊劑381

三、中藥注射劑382

四、中藥貼膏劑384

五、膏藥384

六、其他劑型387

思考題391

參考文獻391


第十三章生物技術藥物製劑 / 392

第一節概述392

一、生物技術藥物的定義392

二、生物技術藥物的分類393

三、生物技術藥物的優勢及局限393

四、生物技術藥物的質量要求394

五、生物技術藥物製劑的現狀394

第二節多肽/蛋白質類藥物注射給藥系統395

一、普通注射給藥系統395

二、注射用緩釋微球397

三、其他注射給藥系統398

第三節多肽/蛋白質類藥物非注射給藥系統399

一、鼻腔給藥系統399

二、肺部給藥系統399

三、口服給藥400

第四節核酸類藥物給藥系統401

一、反義核酸藥物401

二、RNAi藥物401

三、適體藥物403

四、基因藥物404

第五節疫苗遞送系統405

一、非生物載體遞送系統406

二、微生物遞送系統406

第六節活細胞藥物406

一、幹細胞治療407

二、免疫細胞治療407

思考題407

參考文獻408


第三篇新型製劑與製備技術 / 409

第十四章製劑新技術 / 410

第一節固體分散體410

一、概述410

二、固體分散體的速釋和緩釋原理411

三、固體分散體的載體輔料411

四、固體分散體的製備方法414

五、固體分散體的質量評價415

六、固體分散體面臨的挑戰416

第二節包合物417

一、概述417

二、常用的包合輔料417

三、影響環糊精包合作用的因素419

四、常用的包合方法419

五、包合物的驗證420

第三節增材製造技術421

一、概述421

二、製劑生產的增材製造技術421

三、增材製造技術的優勢422

四、增材製造技術面臨的挑戰422

第四節微粒製劑概述423

一、微粒製劑的類型423

二、微粒製劑常用載體輔料423

三、微粒的質量控制指標和評價方法424

第五節微球和微囊426

一、概述426

二、微球的製備427

三、微囊的製備429

第六節納米粒433

一、概述433

二、納米粒常用載體輔料433

三、納米粒的製備433

第七節藥物納米混懸液435

一、概述435

二、藥物納米混懸液的製備方法436

第八節脂質體437

一、概述437

二、脂質體的組成與結構438

三、脂質體的特點438

四、脂質體的製備方法440

五、脂質體的分離與滅菌442

第九節微乳和脂肪乳442

一、微乳概述442

二、微乳處方443

三、自乳化藥物遞送系統444

四、脂肪乳概述445

五、脂肪乳處方445

六、脂肪乳製備方法445

七、微乳和脂肪乳在製劑中的應用447

思考題447

參考文獻447


第十五章快速釋放製劑 / 448

第一節概述448

一、快速釋放製劑的定義與特點448

二、快速釋放製劑的發展概況449

第二節快速釋放製劑的預處理技術450

一、新型藥物的速釋化預處理技術450

二、相關的藥物掩味技術461

第三節快速釋放製劑劑型462

一、泡騰片462

二、咀嚼片466

三、分散片468

四、口腔崩解片472

思考題479

參考文獻479


第十六章緩釋與控釋製劑 / 481

第一節概述481

一、緩釋與控釋製劑的定義481

二、緩釋與控釋製劑的特點482

三、緩釋與控釋製劑的類型483

四、緩釋與控釋製劑的釋藥原理483

第二節緩釋與控釋製劑的設計484

一、緩釋與控釋製劑設計的臨床依據485

二、緩釋與控釋製劑設計的可行性評價486

三、緩釋與控釋製劑的設計要點488

第三節口服緩釋與控釋製劑488

一、骨架型緩控釋製劑488

二、膜控型緩釋與控釋製劑495

三、滲透泵型緩釋與控釋製劑501

四、離子交換樹脂508

第四節口服定時和定位釋藥系統511

一、口服定時釋藥系統512

二、口服定位釋藥系統515

第五節口服緩釋與控釋製劑體內外評價517

一、體外釋藥行為評價 517

二、體內過程評價518

三、 體內外相關性520

第六節長效注射製劑521

一、長效注射製劑的定義521

二、長效注射製劑的特點521

三、長效注射釋藥技術522

思考題527

參考文獻527


第十七章黏膜給藥製劑 / 528

第一節概述528

一、黏膜給藥的定義與特點528

二、黏膜給藥的分類528

三、黏膜給藥的吸收機制及影響因素529

四、影響藥物黏膜吸收的因素529

五、黏膜給藥的質量要求530

六、發展趨勢530

第二節口腔黏膜給藥製劑530

一、口腔黏膜給藥製劑的定義與特點530

二、 口腔黏膜給藥製劑的分類530

三、 口腔黏膜給藥製劑的質量要求531

四、口腔黏膜給藥製劑的處方設計及舉例531

第三節鼻黏膜給藥製劑532

一、鼻黏膜給藥製劑的定義與特點532

二、鼻黏膜給藥製劑的分類533

三、鼻黏膜給藥製劑的質量要求533

四、鼻黏膜給藥製劑的處方設計及舉例533

思考題534

參考文獻534


第十八章經皮給藥製劑 / 536

第一節概述536

一、經皮給藥製劑的定義536

二、經皮給藥製劑的特點536

三、經皮給藥製劑的分類537

四、適合經皮給藥的藥物538

五、經皮給藥製劑的質量要求539

第二節經皮給藥製劑的設計539

一、皮膚的生理結構與吸收途徑539

二、影響藥物經皮吸收的因素540

三、促進藥物的經皮吸收策略542

四、經皮給藥製劑的處方設計545

第三節經皮給藥製劑的製備547

一、製備工藝流程547

二、基本工藝548

三、經皮給藥製劑實例550

第四節經皮給藥製劑的質量評價550

一、體外評價550

二、生物利用度的測定552

思考題553

參考文獻553


第十九章靶向製劑 / 555

第一節概述555

一、靶向製劑的定義555

二、靶向製劑的分類556

三、靶向製劑的特點557

四、適用藥物557

第二節被動靶向製劑557

一、被動靶向原理557

二、常見的被動靶向載體559

第三節主動靶向製劑563

一、修飾的藥物載體563

二、靶向前體藥物564

三、藥物-大分子復合物566

第四節物理化學靶向製劑566

一、磁性靶向製劑566

二、栓塞靶向製劑567

三、熱敏感靶向製劑568

四、pH敏感靶向製劑568

五、ROS敏感靶向製劑569

六、GSH敏感靶向製劑569

七、酶敏感靶向製劑569

第五節靶向製劑的評價570

一、體外評價570

二、體內評價571

思考題572

參考文獻572


第二十章新型藥物載體 / 573

第一節無機藥物載體573

一、納米羥基磷灰石作為藥物載體573

二、介孔二氧化矽作為藥物載體579

三、碳納米材料作為藥物載體584

四、其他類無機藥物載體586

第二節聚合物類載體588

一、FDA批准的聚合物588

二、嵌段共聚物589

三、樹枝狀聚合物591

第三節核酸類載體592

一、概述592

二、DNA自組裝技術593

三、應用594

第四節蛋白質類載體595

一、白蛋白類載體595

二、脂蛋白類載體597

三、膠原蛋白類藥物載體598

第五節細胞類載體599

一、紅細胞載體599

二、紅細胞載體的製備方法602

三、其他類細胞載體603

第六節病毒類載體604

一、腺相關病毒載體605

二、腺病毒載體606

三、逆轉錄病毒載體606

四、慢病毒載體606

第七節智能製劑607

一、智能製劑的定義607

二、智能製劑的分類607

三、生理響應材料608

四、生物感應器610

思考題611

參考文獻612


附表:典型課程思政案例(僅供參考) / 614 

作者:尤啟冬 主編 


ISBN:978-7-122-37883-5 


關鍵字:藥物研發;製藥 


重量:1060克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開本:16 


裝幀:平 


出版時間:2021年03月 


版次:4 


頁碼:554 


印次:1


內容介紹


《藥物化學》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藥物化學》(第四版)全書共21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藥物結構與生物活性、藥物結構與藥物代謝、新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鎮靜催眠藥和抗癲癇藥、精神神經疾病治療藥、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藥物、鎮痛藥、非甾體抗炎藥、擬膽鹼藥和抗膽鹼藥、抗變態反應藥物、消化系統藥物、降血糖藥和骨質疏鬆治療藥、作用於腎上腺素受體的藥物、抗高血壓藥和利尿藥、心臟疾病藥物和血脂調節藥、甾體激素類藥物、抗生素、合成抗菌藥、抗病毒藥以及抗腫瘤藥物。第四版教材在編寫中更注重突出以藥物發現實例為主線,通過將藥物的化學結構特點、靶標、藥物設計、構效關係與現代藥物化學的基礎知識串聯起來,系統介紹新藥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介紹藥物的結構特點和性質,體內代謝和生物活性的關係、變化規律,以及手性藥物有關的化學和生物學知識。

《藥物化學》(第四版)可作為高等醫藥院校、理工科院校的藥學類各專業、製藥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專業核心課教材,也可供其他藥學相關科研人員學習和參考。




尤啟冬,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尤啟冬教授課題組主要從事藥物化學、生物有機化學及化學生物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研究內容涵蓋抗腫瘤藥物,心血管藥物、抗菌藥物、手性藥物等,承擔國家“十五”、“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國家“863”、“973”科技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省部級科技攻關等縱向研究項目20餘項。尤啟冬教授發表論文260餘篇,其中SCI論文80餘篇, 申請專利34項,授權專利19項。


目錄


第一章緒論(Introduction)/ 1

一、藥物化學的研究內容和任務(The Scopes and Purpose of Medicinal Chemistry)1

二、藥物化學的研究和發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inal Chemistry)2

三、我國藥物化學的發展(Achievements of Medicinal Chemistry in China)5

四、新藥研究與開發的過程和方法(Process and Methods of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6

選讀文獻8


第二章藥物結構與生物活性(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Drugs)/ 9

第一節藥物理化性質對藥物活性的影響(Affec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Drugs on its Pharmacologic Activity)10

一、藥物結構與理化性質(Chemical Structure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Drugs)10

二、藥物的親脂性和藥物活性(Lipophilic Propertie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Drugs)11

三、藥物的pKa和藥物活性(pKa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Drugs)13

四、藥物溶解度與藥物活性(Solubility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Drugs)15

五、藥物結構與藥物滲透性(Chemical Structure and Permeability of Drugs)18

第二節藥物結構對藥物活性的影響(Affection of Drug Structure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19

一、藥物與受體的鍵合作用(Binding of Drugs on Receptor)20

二、藥物的各官能團對藥效的影響(Affec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of Drug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23

三、藥物的電荷分佈對藥效的影響(Affection of Charge Distribution of Drug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25

四、藥物的立體結構對藥效的影響(Affection of Stereostructure of Drug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26

第三節藥物結構對藥物轉運的影響(Affection of Drug Structure on Transportation)30

一、藥物化學結構對膜轉運的影響(Affection of Drug Structure on Membrane Transportation)30

二、藥物化學結構對血腦屏障透過性的影響(Affection of Drug Structure on Blood-Brain Barrier Penetration)32

第四節藥物結構對藥物毒副作用的影響(Affection of Drug Structure on Side Effects and Toxicities)33

一、藥物與非靶標結合引發的毒副作用(Toxic and Side Effects from Off-target Binding of Drugs)33

二、藥物與體內代謝過程引發的毒副作用(Toxic and Side Effects from the Metabolism of Drugs)35

選讀文獻40


第三章藥物結構與藥物代謝(Structure and Metabolism of Drugs)/ 41

第一節官能團化反應(Functionalization Reactions)41

一、氧化反應(Oxidation)42

二、還原反應(Reduction)50

三、水解反應(Hydrolysis)51

第二節結合反應(Conjugation Reactions)52

一、葡萄醣醛酸結合(Glucuronic Acid Conjugation)52

二、硫酸結合(Sulfate Conjugation)54

三、氨基酸結合(Conjugation with Amino Acids)55

四、穀胱甘肽或巰基尿酸結合(Glutathione or Mercapturic Acid Conjugation)56

五、乙酰化結合(Acetylation)57

六、甲基化結合(Methylation)59

第三節藥物代謝研究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Application of Drug Metabolism Research in Drug Development)60

選讀文獻62


第四章新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asic Principles of New Drugs)/ 64

第一節藥物分子的微觀結構與宏觀性質(Microscopic Structure and Macroscopic Properties of Drug Molecules)64

一、藥物的宏觀性質(Macroscopic Properties of Drugs)65

二、藥物的微觀結構(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Drugs)66

第二節苗頭化合物、先導化合物和候選藥物(Hit Compounds,Lead Compounds and Candidate Drugs)68

一、苗頭化合物(Hit Compounds)68

二、先導化合物(Lead Compounds)69

三、苗頭化合物和先導化合物的產生(Generation of Hit and Lead Compounds)70

四、候選藥物(Candidate Drugs)77

第三節藥物分子的修飾和優化(Mod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Drug Molecules)77

一、藥物分子修飾和優化的目的(Purpose of Mod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Drug Molecules)78

二、藥物分子修飾和優化的常用方法(Approaches for Mod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Drug Molecules)78

第四節定量構效關係(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90

一、疏水性參數(Lipophilicity Parameters)91

二、電性參數(Electronic Parameters)91

三、立體參數(Steric Parameters)92

四、Hansch方法在藥物設計中的應用(Hansch Method Using on Drug Design)92

第五節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93

一、基於受體結構的藥物設計(Receptor-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94

二、基於小分子的藥物設計(Molecular-Based Drug Design)95

選讀文獻98


第五章鎮靜催眠藥和抗癲癇藥(Sedative-Hypnotics and Antiepileptics)/ 99

第一節鎮靜催眠藥(Sedative-Hypnotics)99

一、鎮靜催眠藥的發展及分類(Develop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Sedative-Hypnotics)99

二、苯二氮類催眠鎮靜藥(Sedative-Hypnotics of Benzodiazepines)100

三、非苯二氮類GABAA受體激動劑(Nonbenzodiazepine GABAA Agonists)107

四、褪黑素受體激動劑(Melatonin Receptor Agonists)109

第二節抗癲癇藥(Antiepileptics)112

一、巴比妥類藥物(Barbiturates)112

二、巴比妥類的同型藥物(Homotypical Drugs of Barbiturates)115

三、二苯並氮雜類(Dibenzoazepines)117

四、GABA類似物 (Analogues of GABA)118

五、脂肪羧酸類 (Carboxylic Acids)120

六、其他結構類型藥物(Other Drugs)121

選讀文獻121


第六章精神神經疾病治療藥(Psychoterapeutic Drugs)/ 123

第一節經典的抗精神病藥(Classical Antipsychotic Drugs)123

一、經典的抗精神病藥物作用機制和錐體外系副作用(The Mechanism and Extrapyramidal Side Effects of Classical Antipsychotic Drugs)123

二、吩噻嗪類(Phenothiazines)124

三、硫雜蒽類(Thioxanthenes)130

四、丁酰苯類及其類似物(Butyrophenones and Analogues)132

五、苯甲酰胺類(Benzamides)133

六、二苯二氮類及其衍生物(Dibenzodiazepines and Derivatives)136

第二節非經典的抗精神病藥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136

一、非經典的抗精神病藥物的作用機制(The Mechanism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136

二、非經典抗精神病藥物的“多靶標藥物設計”(Multiple Target Drug Design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137

三、非經典的抗精神病藥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138

第三節抗抑鬱藥(Antidepressive Drugs)142

一、單胺氧化酶抑製劑(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MAOIs)142

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製劑(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143

三、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145

四、新發展的抗抑鬱藥(New Antidepressant Drugs)149

第四節抗焦慮藥和抗躁狂藥(Antianxiety Drugs and Antimanic Drugs)152

一、抗焦慮藥(Antianxiety Drugs)152

二、抗躁狂藥(Antimanic Drugs)153

選讀文獻154


第七章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藥物(Drugs for Neurodegeneration Disease)/ 155

第一節抗帕金森病藥(Anti-Parkinson’s Disease Drugs)155

一、抗帕金森病藥物的作用機制(Action Mechanism of Anti-Parkinson’s Disease Drugs)155

二、作用於多巴胺能神經系統的藥物(Agents on Dopaminergic Neural System)156

三、NMDA受體拮抗劑(NMDA Receptor Antagonists)161

四、腺苷A2A受體抑製劑(Adenosine A2A Receptor Inhibitors)161

五、作用於其他靶標的藥物(Agents on Other Targets)162

第二節抗阿爾茨海默病藥物(Anti-Alzheimer’s Disease Drugs)163

一、膽鹼能係統改善藥物(Drugs of Improving Cholinergic System)164

二、β-、γ-分泌酶抑製劑(β-,γ-Secretase Inhibitors)168

三、Tau蛋白抑製劑(Tau Protein Inhibitors)170

四、H3受體拮抗劑(H3 Receptor Antagonists)171

五、NMDA受體拮抗劑(NMDA Receptor Antagonists)172

六、其他藥物(Other Drugs)172

選讀文獻173


第八章鎮痛藥(Analgesics)/ 174

第一節嗎啡及其衍生物(Morphine and Its Derivatives)174

第二節合成鎮痛藥(Synthetic Analgesics)177

一、嗎啡烴類及苯並嗎喃類(Morphinanes and Benzomorphanes)177

二、哌啶類(Piperidines)179

三、氨基酮類(Aminoketones)181

四、其他類(Others)182

第三節阿片受體和阿片樣物質(Opiate Receptors and Opiate-Like Substances)183

一、阿片受體及其晶體結構(Opiate Receptors an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183

二、阿片樣物質(Opiate-Like Substances,OLS)184

選讀文獻185


第九章非甾體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186

第一節非甾體抗炎藥的作用機制(Mechanism of Action for NSAIDs)187

一、花生四烯酸代謝途徑和炎症介質(Metabolism of Arachidonic Acid and Inflammatory Mediator)187

二、非甾體抗炎藥的作用靶標(Target of NSAIDs)188

第二節解熱鎮痛藥(Antipyretic Analgesics)189

一、苯胺類(Anilines)189

二、水楊酸類(Salicylic Acids)190

三、吡唑酮類(Pyrazolones)193

第三節非甾體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194

一、非選擇性的非甾體抗炎藥(Nonselective NSAIDs)194

二、選擇性環氧合酶-2抑製劑(Selective Cycloxygenase-2 Inhibitors)205

第四節痛風治療藥(Agents Used to Treat Gout)209

一、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Drugs that Decrease Uric Acid Formation)210

二、促進尿酸排泄藥物(Drugs that Increase Uric Acid Secretion)211

三、急性痛風期治療藥物(Drugs for Acute Gout Treatment)212

選讀文獻212


第十章擬膽鹼藥和抗膽鹼藥(Cholinergic Agents and Anticholinergic Agents)/ 213

第一節擬膽鹼藥(Cholinergic Agents)215

一、膽鹼受體激動劑(Cholinoceptor Agonists)215

二、膽鹼受體激動劑的構效關係(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Cholinoceptor Agonists)216

三、乙酰膽鹼酯酶抑製劑(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218

四、有機磷酸酯的抗膽鹼酯酶作用和膽鹼酯酶復能藥(Cholinesterase Inhibition of Organophosphates and Cholinesterase Reactivators)220

第二節抗膽鹼藥(Anticholinergic Agents)222

一、M受體拮抗劑(Muscarinic Antagonists)222

二、N受體拮抗劑(Nicotinic Antagonists)228

選讀文獻234


第十一章抗變態反應藥物(Antiallergic Agents)/ 235

第一節組胺H1受體拮抗劑和抗變態反應藥物(Histamine H1-Receptor Antagonists and Related Antiallergic Agents)236

一、經典的H1受體拮抗劑(Classical H1-Receptor Antagonists)236

二、非鎮靜H1受體拮抗劑(Nonsedative H1-Receptor Antagonists)240

三、組胺H1受體拮抗劑的構效關係(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Histamine H1-Receptor Antagonists)245

第二節過敏介質與抗變態反應藥物(Allergic Mediators and Antiallergic Agents)246

一、過敏介質釋放抑製劑(Inhibitors of Allergic Medicator Release)246

二、過敏介質拮抗劑(Allergic Mediator Antagonists)246

三、鈣通道阻滯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247

選讀文獻248


第十二章消化系統藥物(Digestive System Agents)/ 249

第一節抗潰瘍藥(Antiulcer Agents)249

一、 H2受體拮抗劑(H2-Receptor Antagonists)249

二、 質子泵抑製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257

第二節胃腸促動藥和鎮吐藥(Prokinetic Drugs and Antiemetic Drugs)261

一、 胃腸促動藥(Prokinetic Drugs)261

二、 鎮吐藥(Antiemetic Drugs)265

選讀文獻270


第十三章降血糖藥和骨質疏鬆治療藥(Hypoglycemic Drugs and Drugs Used to Treat Osteoporosis)/ 271

第一節降血糖藥(Hypoglycemic Drugs)271

一、 胰島素及其類似物(Insulin and Its Analogs)271

二、 胰島素分泌促進劑(Promoters to Insulin Secretion)273

三、 胰島素增敏劑(Insulin Enhancers)279

四、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α-Glucosidase Inhibitors)283

五、二肽基肽酶-4抑製劑(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284

六、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製劑(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288

第二節骨質疏鬆治療藥(Drugs Used to Treat Osteoporosis)290

一、 激素及相關藥物(Hormones and Related Agents)290

二、 雙膦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s)293

選讀文獻296


第十四章作用於腎上腺素受體的藥物(Drugs Affecting Adrenergic Receptor)/ 297

第一節擬腎上腺素藥物(Adrenergic Agents)299

一、 擬腎上腺素藥物(Adrenergic Agents)300

二、 α受體激動劑(α-Receptor Agonists)302

三、 選擇性β受體激動劑(Selective β-Receptor Agonists)305

四、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的構效關係(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Adrenergic Receptor Agonists)309

五、 β3受體激動劑(β3-Receptor Agonists)310

第二節抗腎上腺素藥(Adrenergic Antagonists)310

一、 α受體阻斷劑(α-Receptor Blockers)311

二、 β受體阻斷劑(β-Receptor Blockers)313

三、 對α和β受體都有阻斷作用的藥物(Mixed α/β-Receptor Blockers)319

選讀文獻320


第十五章抗高血壓藥和利尿藥(Antihypertensive Agents and Diuretics)/ 321

第一節抗高血壓藥(Antihypertensive Agents)322

一、 交感神經藥物(Drugs Acting on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322

二、 血管擴張藥物(Vasodilators)323

三、影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藥物(Drugs Acting on th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325

四、鈣離子通道阻滯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337

第二節利尿藥(Diuretics)345

一、 碳酸酐酶抑製劑(Carbonic Anhydrase Inhibitors)345

二、 Na+-Cl-協轉運抑製劑(Na+-Cl- Cotransport Inhibitors)346

三、 Na+-K+-2Cl-協轉運抑製劑(Na+-K+-2Cl-Cotransport Inhibitors)348

四、阻斷腎小管上皮Na+通道藥物(Blocking Agents of Renal Tubule Epithelium Sodium Channels)349

五、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s)349

選讀文獻351


第十六章心臟疾病藥物和血脂調節藥(Drug Affecting the Cardiac Disease and Plasma Lipids Regulators)/ 352

第一節強心藥(Cardiac Agents)352

一、 強心苷類(Cardiac Glycosides)352

二、 β受體激動劑類(β-Aceptor Agonists)354

三、 磷酸二酯酶抑製劑(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s)355

四、鈣增敏劑(Calcium Sensitizer)356

第二節抗心律失常藥(Antiarrhythmic Drugs)356

一、 抗心律失常藥的作用機制(Action Mechanism of Antiarrhythmic Drugs)357

二、抗心律失常藥的分類(Classification of Antiarrhythmic Drugs)357

第三節抗心絞痛藥(Antianginal Drugs)363

一、 硝酸酯及亞硝酸酯類(Nitrates and Nitrites)363

二、 部分脂肪酸氧化(Partial Fatty Acid Oxidation,pFOX)抑製劑365

第四節血脂調節藥(Plasma Lipids Regulators)366

一、 血脂的化學和生物化學(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of Plasma Lipids)366

二、 血脂調節藥(Plasma Lipids Regulators)368

選讀文獻377


第十七章甾體激素類藥物(Steroid Hormone Drugs)/ 378

第一節雌激素及雌激素受體調控劑(Estrogens and Estrogen Receptor Regulators)381

一、 甾體雌激素(Steroidal Estrogens)381

二、 非甾體雌性激素(Nonsteroidal Estrogens)383

三、 雌激素受體調控劑(Estrogen Receptor Regulators)384

第二節雄性激素、同化激素和抗雄性激素(Androgens,Anabolic Hormones and Androgen Antagonists)388

一、 雄性激素(Androgens)388

二、 同化激素(Anabolic Hormones)390

三、 抗雄性激素藥物(Androgen Antagonists)391

第三節孕激素和抗孕激素(Progestogens and Antiprogestogens)393

一、 孕酮類孕激素(Progesterone and Its Derivatives)393

二、 19-去甲睾酮類孕激素(19-Norandrostanes)395

三、 抗孕激素(Antiprogestogens)398

第四節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coid Hormones)400

一、 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構效關係(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Adrenocorticoids)401

二、 代表藥物(Classical Andrenocorticoids)403

選讀文獻405


第十八章抗生素(Antibiotics)/ 406

第一節β-內酰胺類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407

一、結構特點、作用機制及耐藥性(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Mechanism of Action and Bacterial Resistance)407

二、 青黴素類(Penicillins)410

三、 頭孢菌素類(Cephalosporins)416

四、其他β-內酰胺類抗生素(Other β-Lactam Antibiotics)422

五、 β-內酰胺酶抑製劑(β-Lactamase Inhibitors)424

第二節四環素類抗生素(Tetracycline Antibiotics)426

一、結構特點、作用機制及耐藥性(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Mechanism of Action and Bacterial Resistance)426

二、 四環素和鹽酸多西環素(Tetracycline and Doxycycline Hydrochloride)428

第三節氨基糖苷類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430

一、結構特點、作用機制及耐藥性(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Mechanism of Action and Bacterial Resistance)430

二、 鏈黴素(Streptomycin)431

三、 卡那黴素及其衍生物(Kanamycin and Its Derivatives)431

四、 慶大霉素及其衍生物(Gentamicin and Its Derivatives)433

五、 新黴素類(Neomycins)434

第四節大環內酯類抗生素(Macrolide Antibiotics)435

一、結構特點、作用機制及耐藥性(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Mechanism of Action and Bacterial Resistance)435

二、 紅黴素及其衍生物(Erythromycin and Its Derivatives)436

三、 麥迪黴素及其衍生物(Midecamycins and Its Derivatives)441

四、 螺旋黴素及衍生物(Spiramycins and Its Derivatives)441

第五節其他抗生素(Miscellaneous Antibiotics)442

一、萬古黴素及其他抑制細菌細胞壁生物合成的藥物(Vancomycin and Other Drugs Inhibiting on Biosynthesis of Bacterial Cell Wall)442

二、 氯黴素及其衍生物(Chloramphenicol and Its Derivatives)444

三、 林可黴素及其衍生物(Lincomycins and Its Derivatives)446

四、 磷黴素(Fosfomycin)447

選讀文獻447


第十九章合成抗菌藥(Synthetic Antibacterial Agents)/ 448

第一節合成抗菌藥(Synthetic Antibacterial Agents)448

一、 磺胺類抗菌藥物及抗菌增效劑(Sulfonamides and Antibacterial Synergists)448

二、 喹諾酮類抗菌藥(Antimicrobial Agents of Quinolones)453

三、 唑烷酮類抗菌藥(Antibacterial Agents of Oxazolidinones)460

第二節抗結核藥物(Tuberculostatics)461

一、 合成抗結核藥物(Synthetic Antitubercular Agents)461

二、 抗結核抗生素(Antitubercular Antibiotics)466

第三節合成抗真菌藥(Synthetic Antifungal Agents)468

一、 作用於真菌膜上麥角甾醇的藥物(Agents on Ergosterol of Fungi Membrane)469

二、 唑類抗真菌藥物(Azole Antifungal Agents)470

三、 角鯊烯環氧化酶抑製劑(Squalene Epoxidase Inhibitors)473

四、 其他藥物(Other Drugs)474

選讀文獻475


第二十章抗病毒藥(Antiviral Agents)/ 476

第一節抗非逆轉錄病毒藥物(Antinonretroviral Agents)477

一、干擾病毒複製初始時期的藥物(Agents Acting on Early Steps of Viral Replication)477

二、干擾病毒釋放的藥物(Agents Inhibiting Virus Release)479

三、 干擾病毒核酸複製的藥物(Agents Acting on Viral Nucleic Acid Replication)481

四、 抑制核醣體翻譯的藥物(Agents Acting on Viral Ribosome Translation)489

第二節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ntiretroviral Agents)490

一、 逆轉錄酶抑製劑(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491

二、 HIV蛋白酶抑製劑(HIV Protease Inhibitors, PIs)495

三、 整合酶抑製劑(Intergrase Inhibitors)499

選讀文獻501


第二十一章抗腫瘤藥物(Anticancer Drugs)/ 502

第一節直接作用於DNA的藥物(Drugs Directly Acting on DNA)502

一、 烷化劑(Alkylating Agents)503

二、 金屬鉑配合物(Platinum Complexes)509

三、 博來黴素類(Bleomycin)511

四、 DNA拓撲異構酶抑製劑(DNA Topoisomerase Inhibitors)513

第二節干擾DNA合成的藥物(Drugs Interfering with DNA Synthesis)517

一、 葉酸拮抗物(Folates Antagonists)517

二、 嘧啶拮抗物(Pyrimidine Antagonists)520

三、 嘌呤拮抗物(Purine Antagonists)523

第三節作用於微管蛋白的藥物(Drugs Acting on Tubulin)525

一、抑制微管蛋白聚合的藥物(Agents Inhibiting on Tubulin Polymerization)526

二、 抑制微管蛋白解聚的藥物(Agents Inhibiting on Tubulin Depolymerization)528

第四節抑制腫瘤蛋白激酶藥物(Agents Inhibiting on Cancer Protein Kinase)529

一、 Bcr-Abl蛋白激酶抑製劑(Protein Kinase Inhibitors of Bcr-Abl)529

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532

三、 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of Multiple Targets)533

第五節其他抗腫瘤藥物(Miscellaneous Anticancer Drugs)533

一、 蛋白酶體抑製劑(Proteasome Inhibitors)533

二、 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製劑(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534

選讀文獻535


參考書目/ 536


索引/ 537


主图-03 - 副本.jpg

《藥物設計學》全書共四篇:導論篇、基礎篇、方法篇、應用篇。其中導論篇(D1章)總體介紹藥物、藥物發現、藥物設計等基本概念,以及藥物設計的發展歷程、主要特性;基礎篇(D2~5章)主要介紹藥物設計學的分子基礎、理論基礎、信息學基礎以及傳統藥物設計知識;方法篇(D6~9章)主要介紹藥物靶標識別和預測方法、計算機輔助先導化合物發現方法、計算機輔助先導化合物優化方法、臨床前研究中的藥代動力學性質與毒性預測方法;應用篇(D10章)則為讀者選取了幾個成功的藥物設計實例。本書從基本概念入手,兼顧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應用實例,整體內容深入淺出,寫作語言淺顯易懂,章節體係與其它同名教材有較大不同,在傳統藥物設計的基礎上,重點突出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 《藥物設計學》可作為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藥學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從事新藥研究和開發的科研人員參考。

目錄


緒論1 0.1藥物設計學的形成與發展1 0.2學習藥物設計學的意義2 0.3本書內容簡介3 思考題4 參考文獻4

緒論1


 0.1藥物設計學的形成與發展1


 0.2學習藥物設計學的意義2


 0.3本書內容簡介3


思考題4


參考文獻4




D一篇導論篇


D1章藥物設計概述6


1.1什麼是藥物? 6


1.1.1藥物的基本概念6


1.1.2藥物的主要屬性8


1.1.3藥物的主要來源8


1.1.4藥物發現的歷史回顧9


1.2什麼是藥物設計? 10


1.2.1藥物設計的基本概念10


1.2.2藥物設計的主要特性12


1.2.3藥物設計的起源13


1.2.4藥物設計的發展歷程16


1.3一個經典的藥物設計實例18


1.3.1靶標確定18


1.3.2先導化合物發現19


1.3.3靶標結構模型設想20


1.3.4先導化合物結構優化21


1.3.5卡托普利誕生的意義22


1.4藥物設計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條件23


本章小結24


思考題25


參考文獻25


拓展閱讀26




D二篇基礎篇


D2章藥物設計的分子基礎28


2.1概述28


2.2藥物分子結構特徵29


2.2.1手性30


2.2.2類藥性32


2.2.3藥物分子結構解析33


2.2.4配體效率35


2.3靶標分子結構特徵36


2.3.1蛋白質37


2.3.2糖46


2.3.3核酸47


2.4藥物-靶標相互作用原理50


2.4.1藥物作用的分子藥理學基礎50


2.4.2藥物-靶標相互作用模式50


2.4.3藥物-靶標相互作用類型51


本章小結52


思考題52


參考文獻52


拓展閱讀53




D3章藥物設計的理論基礎54


3.1概述54


3.2分子模擬基本知識55


3.2.1幾個常用名稱56


3.2.2分子文件格式57


3.3量子力學60


3.3.1量子力學的起源60


3.3.2量子力學基本理論62


3.3.3量子力學計算方法64


3.3.4量子化學在藥物研究中的應用66


3.4分子力學70


3.4.1分子力學力場70


3.4.2常用的分子力場72


3.4.3分子力學與量子力學比較74


3.5分子動力學75


3.5.1分子動力學基本原理76


3.5.2常用分子動力學方法76


3.5.3分子動力學模擬的應用77


3.6結合自由能計算80


3.6.1自由能微擾和熱力學積分方法81


3.6.2基於經驗方程的結合自由能計算方法83


3.6.3基於分子動力學採樣的自由能預測方法85


本章小結88


思考題88


參考文獻89


拓展閱讀90




D4章藥物設計的信息學基礎91


4.1概述91


4.2信息學基礎知識93


4.2.1數據庫基礎93


4.2.2統計學基礎95


4.3信息處理的基本方法97


4.3.1信息處理的一般流程97


4.3.2學習策略98


4.3.3統計分析方法99


4.3.4機器學習方法100


4.3.5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104


4.3.6模型評價107


4.3.7模型構建工具109


4.4化學信息處理111


4.4.1化學分子結構表達112


4.4.2分子結構的數學描述115


4.4.3分子相似性計算118


4.4.4預測模型構建119


4.4.5虛擬化合物庫設計121


4.5生物信息處理123


4.5.1序列分析124


4.5.2蛋白質結構預測125


4.5.3同源模建127


4.5.4序列比對和結構預測的在線資源和工具128


本章小結129


思考題129


參考文獻130


拓展閱讀131




D5章傳統藥物設計方法132


5.1概述132


5.2先導化合物的發現133


5.2.1基於天然產物活性成分發現先導化合物133


5.2.2基於內源性生物活性物質發現先導化合物134


5.2.3基於藥物的副作用發現先導化合物135


5.2.4基於藥物的代謝作用發現先導化合物136


5.2.5化合物庫篩選發現先導化合物136


5.2.6其它途徑137


5.3先導化合物優化原則137


5.4生物電子等排原理138


5.4.1“生物電子等排體”的由來138


5.4.2生物電子等排體的類型139


5.4.3生物電子等排原理的應用140


5.5前藥原理142


5.5.1前藥的定義及基本特徵142


5.5.2前藥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問題143


5.5.3前藥原理的應用144


5.6拼合原理146


5.7其它先導化合物優化方法147


本章小結149


思考題149


參考文獻149


拓展閱讀150




D三篇方法篇


D6章藥物靶標識別與預測152


6.1概述152


6.2靶標識別與確證153


6.3網絡藥理學與靶標預測154


6.4基於結構的靶標預測157


6.4.1反向分子對接158


6.4.2反向藥效團匹配159


6.5基於配體的靶標預測160


6.5.1相似性搜索160


6.5.2機器學習162


6.6基於網絡的靶標預測164


6.6.1基於網絡推理方法164


6.6.2藥物子結構驅動的網絡推理算法168


6.6.3基於隨機遊走方法170


6.6.4基於基因表達譜方法171


6.7靶標預測方法的應用172


6.7.1藥物重定位173


6.7.2活性化合物的潛在靶標預測177


6.8靶標預測的在線資源和工具180


本章小結182


思考題183


參考文獻183


拓展閱讀186




D7章計算機輔助先導化合物發現187


7.1合理藥物設計概述187


7.2分子對接189


7.2.1分子對接基本概念189


7.2.2分子對接的一般流程190


7.2.3配體構象搜索方法191


7.2.4受體柔性處理方法193


7.2.5打分函數194


7.2.6分子對接工具197


7.2.7分子對接的應用198


7.3藥效團模建199


7.3.1藥效團基本概念199


7.3.2藥效團特徵199


7.3.3藥效團模型的構建201


7.3.4藥效團模型的應用202


7.4虛擬篩選203


7.4.1虛擬篩選概念203


7.4.2基於結構的虛擬篩選204


7.4.3基於配體的虛擬篩選206


7.4.4虛擬篩選的應用210


7.5全新藥物設計211


7.5.1全新設計的基本概念211


7.5.2全新設計的一般流程212


7.5.3全新藥物設計的應用216


7.6應用實例217


7.6.1研究背景217


7.6.2基於結構虛擬篩選發現ERβ選擇性配體218


7.6.3基於活性化合物的相似性搜索221


7.6.4ER配體藥效團模型構建222


7.6.5採用組合虛擬篩選策略發現新型選擇性ERβ配體223


7.6.6研究小結227


本章小結227


思考題228


參考文獻228


拓展閱讀230




D8章計算機輔助先導化合物優化231


8.1概述231


8.2經典QSAR方法232


8.2.1QSAR基本概念232


8.2.2QSAR發展簡史233


8.2.3QSAR的三個支柱235


8.2.4QSAR模型構建步驟239


8.2.5QSAR建模的注意事項240


8.2.6QSAR應用241


8.2.7相關軟件和網絡資源242


8.33D-QSAR方法242


8.3.1CoMFA方法243


8.3.2CoMSIA方法244


8.3.3基於靶標結構的3D-QSAR方法245


8.3.43D-QSAR應用實例245


8.4基於結構的先導化合物優化252


8.4.1分子模擬技術的應用252


8.4.2基團變換策略253


8.4.3合環開環策略255


8.4.4鄰位修飾策略257


8.4.5肽鍵變換策略258


8.5骨架躍遷259


8.5.1骨架的定義259


8.5.2骨架躍遷的起源和發展259


8.5.3骨架相似性的量度261


8.5.4骨架躍遷的方法分類261


8.5.5骨架躍遷的應用266


8.6基於性質的先導化合物優化266


8.6.1分子骨架庫構建266


8.6.2骨架指紋的定義268


8.6.3骨架躍遷的程序實現269


8.6.4ADMET性質優化案例271


本章小結273


思考題274


參考文獻274


拓展閱讀276




D9章藥代動力學性質與毒性預測277


9.1概述277


9.2藥物的體內過程278


9.3ADMET預測的一般流程280


9.4藥物理化性質預測281


9.4.1脂溶性282


9.4.2水溶性283


9.4.3pKa值285


9.5藥代動力學性質預測287


9.5.1吸收287


9.5.2分佈291


9.5.3代謝298


9.6藥物毒性預測306


9.6.1藥物毒理學簡介306


9.6.2計算毒理學的出現和發展307


9.6.3毒性預測模型308


9.6.4警示子結構識別314


9.7相關軟件和網絡資源317


本章小結320


思考題320


參考文獻320


拓展閱讀325




D四篇應用篇


D10章藥物設計應用實例328


10.1概述328


10.1.1基於配體藥物設計的成功實例329


10.1.2基於結構藥物設計的成功實例330


10.2靶向神經氨酸酶的抗流感病毒藥物設計332


10.2.1酶抑製劑設計概述332


10.2.2流感與神經氨酸酶332


10.2.3扎那米韋的設計334


10.2.4奧司他韋的設計335


10.2.5案例啟示336


10.3靶向μ阿片受體的新型鎮痛藥物設計337


10.3.1GPCR配體設計337


10.3.2鎮痛藥與阿片受體338


10.3.3新型鎮痛藥的設計過程339


10.3.4案例啟示341


10.4靶向MDM2-p53相互作用界面的抗腫瘤藥物設計341


10.4.1蛋白-蛋白相互作用341


10.4.2腫瘤與MDM2-p53相互作用342


10.4.3MDM2抑製劑的發現歷程344


10.4.4案例啟示346


10.5靶向雄激素受體-DNA相互作用界面的抗腫瘤藥物設計346


10.5.1蛋白質-DNA相互作用346


10.5.2雄激素受體與前列腺癌346


10.5.3虛擬篩選獲得苗頭化合物347


10.5.4CADD輔助先導化合物優化348


10.5.5案例啟示348


本章小結349


思考題349


參考文獻349


拓展閱讀351


中文索引/ 352


英文索引/ 357

內容介紹

《藥劑學》Q書共分為十八章,首先闡述藥劑學相關概念及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基礎;然後以藥物劑型為主線,結合《中國藥典》(2015年版),分別詳細介紹了液體製劑、無菌製劑、固體製劑、膏劑、膜劑、凝膠劑、栓劑、氣霧劑、噴霧劑、粉霧劑、中藥製劑、固體分散體、包合物、微球與微囊、緩(控)釋製劑、經皮吸收製劑、靶向製劑、生物技術藥物製劑的處方設計基本原理、製備工藝以及所涉及的常用製劑生產設備,適當增加與實際工業生產密切相關的製劑技術、工藝設計、質量控制等內容,強化新劑型和新製劑的設計與研究等方面的介紹,內容由淺入深;後簡述藥物製劑的穩定性,並強調藥品的包裝重要性與相關行業標準。

Q書體系合理,精化基礎理論,優化專業知識,強化實踐能力,緊密結合行業新標準,突出專業特色,可作為製藥工程、藥物製劑、藥學等高等院校藥學類本科各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從事藥物製劑研發的科技人員和藥物製劑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介紹

潘衛三,瀋陽藥科大學,博士生導師,潘衛三教授多年從事藥學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學工作,曾主講《藥劑學》、《藥劑學專論》、《藥學概論》、《藥廠GMP概論》等課程,是遼寧省教學名師和遼寧省高等學校專業帶頭人,共指導研究生150餘人,其中博士生45人(已畢業34人)、碩士生110多人(已畢業90多人)、博士後4人(已出站3人)。

在科研方面,潘衛三教授在滲透泵控釋製劑、毫微型膠囊(納米囊)等新型藥物製劑的研究領域中,填補了國內有關研究的空白,為縮小與SJ先進製劑技術的差距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目前已經主持完成或正在進行的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共45項,發表科研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收載80餘篇。

目錄

DY章緒論/ 1 

DY節概述1 

一、劑型、製劑、藥劑學和工業藥劑學的概念1 

二、藥劑學的其他分支學科2 

第二節藥物製劑3 

一、劑型的分類3 

二、藥用輔料4 

第三節藥劑學的任務與發展6 

一、藥劑學的任務6 

二、藥劑學的發展7 

第四節藥物製劑的質量控制8 

一、國家藥品標準8 

二、藥典9 

三、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10 

四、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11 

參考文獻12 

第二章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基礎/ 13 

DY節概述13 

一、生物藥劑學概念13 

二、生物膜結構13 

三、藥物通過生物膜的轉運途徑與機理14 

四、藥物的生物藥劑學分類系統15 

第二節藥物的吸收及其影響因素16 

一、藥物經胃腸道吸收的生理基礎16 

二、影響藥物胃腸道吸收的生理因素17 

三、影響藥物胃腸道吸收的理化因素18 

四、影響藥物胃腸道吸收的劑型與製劑因素19 

五、其他給藥途徑的藥物吸收影響因素21 

第三節藥物的分佈、代謝與排泄22 

一、藥物的分佈22 

二、藥物的代謝24 

三、藥物的排泄25 

第四節藥物動力學原理26 

一、概述26 

二、藥物動力學基本概念27 

三、生物利用度與生物等效性28 

參考文獻28 

第三章液體製劑(一)/ 30 

DY節概述30 

一、液體製劑的概念與特點30 

二、液體製劑的質量要求31 

三、液體製劑的分類31 

第二節藥物的溶解度與溶解速度32 

一、溶解、溶解度及溶解速度32 

二、藥物溶解度的影響因素33 

三、提高藥物溶解度的方法35 

四、藥物溶解速度的影響因素及提高方法37 

第三節表面活性劑37 

一、表面活性劑概念及結構特徵37 

二、表面活性劑的分類及常用表面活性劑38 

三、表面活性劑的特徵41 

四、表面活性劑的生物學性質46 

五、表面活性劑在製劑中的應用46 

第四節液體製劑的常用溶劑和附加劑49 

一、液體製劑的常用溶劑49 

二、液體製劑的常用附加劑51 

參考文獻54 

第四章液體製劑(二)/ 55 

DY節溶液型液體製劑55 

一、溶液劑55 

二、糖漿劑57 

三、芳香水劑59 

四、醑劑60 

五、酊劑60 

六、甘油劑61 

七、高分子溶液劑61 

第二節溶膠劑63 

一、概述63 

二、溶膠劑的構造和性質63 

三、溶膠劑的製備64 

第三節混懸劑65 

一、概述65 

二、混懸劑的物理穩定性66 

三、混懸劑的穩定劑68 

四、混懸劑的製備70 

五、混懸劑的質量評價70 

第四節乳劑71 

一、概述71 

二、乳劑形成機理72 

三、乳化劑73 

四、決定乳劑類型的因素75 

五、乳劑的穩定性76 

六、乳劑的製備與設備77 

七、乳劑的質量評價79 

第五節不同給藥途徑用液體製劑80 

一、合劑80 

二、洗劑80 

三、沖洗劑80 

四、搽劑80 

五、塗劑與塗膜劑81 

六、耳用液體製劑81 

七、滴鼻劑81 

八、灌腸劑82 

九、含漱劑82 

第六節液體製劑的包裝與貯存82 

一、液體製劑的包裝82 

二、液體製劑的貯存83 

參考文獻83 

第五章菌製劑/ 84 

DY節概述84 

一、菌製劑84 

二、滅菌參數85 

三、物理滅菌法及設備87 

四、化學滅菌法91 

五、菌操作法92 

六、菌生產工藝驗證93 

第二節注射劑概述93 

一、注射劑的概念與特點93 

二、注射劑的質量要求94 

三、注射劑的分類95 

四、注射劑的給藥途徑95 

第三節製藥及注射用水的製備技術96 

一、熱原96 

二、製藥用水和注射用水的相關概念及質量要求98 

三、製藥用水及注射用水的製備99 

第四節液體過濾技術103 

一、過濾機理103 

二、過濾速度的影響因素及提高方法104 

三、過濾介質104 

四、過濾器及過濾裝置104 

第五節潔淨室與空氣淨化技術106 

一、GMP潔淨室的淨化標準106 

二、空氣淨化技術108 

三、潔淨室的設計及要求110 

第六節注射劑的處方組成111 

一、注射劑的原料112 

二、注射劑的溶劑112 

三、注射劑的附加劑113 

第七節小體積注射劑的製備117 

一、注射劑的製備工藝流程圖117 

二、注射劑的容器及處理方法117 

三、溶液型注射液的製備119 

四、混懸型注射劑的製備124 

五、乳劑型注射劑的製備124 

第八節輸液125 

一、概述125 

二、輸液的製備127 

三、輸液容易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131 

第九節注射用菌粉末132 

一、注射用菌分裝產品132 

二、注射用冷凍乾燥製品133 

第十節眼用液體製劑137 

一、概述137 

二、滴眼劑吸收途徑及影響吸收的因素138 

三、滴眼劑的常用附加劑140 

四、滴眼劑的製備方法142 

五、滴眼劑的舉例143 

參考文獻145 

第六章固體製劑(一)/ 146 

DY節固體製劑概述146 

一、固體製劑的特點146 

二、固體製劑的製備工藝147 

三、固體劑型的體內吸收途徑148 

四、Noyes-Whitney方程148 

第二節固體製劑的常用輔料149 

一、填充劑和吸收劑149 

二、潤濕劑和黏合劑151 

三、崩解劑153 

四、潤滑劑155 

五、其他輔料156 

第三節粉體學156 

一、粉體學概念及在製劑中的應用156 

二、粉體粒子的性質157 

第四節粉碎、篩分與混合168 

一、粉碎168 

二、篩分172 

三、混合174 

第五節製粒177 

一、概述177 

二、濕法製粒178 

三、干法製粒182 

第六節乾燥182 

一、概述182 

二、乾燥的原理183 

三、乾燥速率及影響因素184 

四、乾燥的方法與設備185 

參考文獻188 

第七章固體製劑(二)/ 189 

DY節散劑189 

一、概述189 

二、散劑的製備189 

三、散劑舉例191 

四、散劑的包裝與貯存191 

五、散劑的質量評價192 

第二節顆粒劑193 

一、概述193 

二、顆粒劑的製備194 

三、顆粒劑舉例194 

四、顆粒劑的包裝與貯存195 

五、顆粒劑的質量評價195 

第三節膠囊劑196 

一、概述196 

二、膠囊劑的製備與設備197 

三、膠囊劑舉例203 

四、膠囊劑的包裝與貯存204 

五、膠囊劑的質量評價204 

第四節滴丸劑205 

一、概述205 

二、滴丸劑常用基質和冷凝液205 

三、滴丸劑製備方法206 

四、滴丸劑舉例208 

五、滴丸的質量評價209 

第五節微丸劑210 

一、概述210 

二、微丸劑的輔料210 

三、微丸劑的製備210 

四、微丸劑舉例213 

五、微丸劑的包裝與貯存213 

六、微丸劑的質量評價213 

參考文獻214 

第八章固體製劑(三)/ 215 

DY節片劑概述215 

一、片劑的概念與特點215 

二、片劑的質量要求215 

三、片劑的分類216 

第二節片劑的製備217 

一、濕法製粒壓片217 

二、干法製粒壓片221 

三、直接壓片221 

四、片劑成型的機理及影響因素222 

五、片劑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223 

第三節片劑的包衣227 

一、概述227 

二、包衣的方法與設備228 

三、包衣的材料與工藝230 

四、包衣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235 

第四節片劑的質量控制236 

一、片劑質量控制的目的及意義236 

二、片劑的質量控制項目236 

第五節片劑的包裝與貯存238 

一、片劑的包裝238 

二、片劑的貯存239 

第六節片劑舉例239 

一、普通片239 

二、包衣片240 

三、泡騰片241 

四、分散片242 

五、口腔崩解片242 

參考文獻242 

第九章膏劑、膜劑、凝膠劑與栓劑/ 244 

DY節流變學244 

一、概述244 

二、流變性質246 

三、流體流變性質的測定250 

四、流變學在藥劑學中的應用252 

第二節軟膏劑252 

一、概述252 

二、軟膏基質253 

三、軟膏劑的製備與設備256 

四、軟膏劑舉例257 

五、軟膏劑的包裝、貯藏與質量評價257 

第三節乳膏劑258 

一、概述258 

二、乳膏基質258 

三、乳膏劑的製備與設備262 

四、乳膏劑舉例263 

五、乳膏劑的包裝、貯藏與質量評價263 

第四節凝膠劑264 

一、概述264 

二、凝膠基質264 

三、凝膠劑的製備與設備266 

四、凝膠劑舉例266 

五、凝膠劑的包裝、貯藏與質量評價266 

第五節貼膏劑267 

一、概述267 

二、橡膠貼膏267 

三、凝膠貼膏269 

第六節膜劑269 

一、膜劑概述269 

二、膜劑的成膜材料270 

三、膜劑的製備與設備270 

四、膜劑舉例271 

五、膜劑的質量評價271 

第七節糊劑與眼用半固體製劑272 

一、糊劑272 

二、眼用半固體製劑272 

第八節栓劑273 

一、概述273 

二、栓劑基質275 

三、栓劑的製備276 

四、栓劑舉例278 

五、栓劑的包裝、貯藏與質量評價278 

參考文獻279 

第十章氣霧劑、噴霧劑與粉霧劑/ 280 

DY節概述280 

一、吸入製劑的肺部吸收特點280 

二、影響藥物在肺部吸收的因素280 

第二節氣霧劑281 

一、概述281 

二、氣霧劑的組成283 

三、氣霧劑的製備及設備285 

四、氣霧劑舉例287 

五、氣霧劑的質量評價288 

第三節噴霧劑289 

一、概述289 

二、噴霧裝置289 

三、噴霧劑的處方設計291 

四、噴霧劑舉例292 

五、噴霧劑的質量評價292 

第四節吸入粉霧劑293 

一、概述293 

二、吸入粉霧劑的裝置293 

三、吸入粉霧劑的製備295 

四、吸入粉霧劑舉例296 

五、吸入粉霧劑的質量評價296 

參考文獻296 

第十一章中藥製劑/ 298 

DY節中藥製劑概述298 

一、中藥製劑的概念與特點298 

二、中藥製劑的質量要求299 

三、中藥製劑的分類300 

第二節中藥製劑前處理301 

一、浸出的原理301 

二、浸出的影響因素302 

第三節浸出製劑的製備及設備304 

一、浸漬法304 

二、滲漉法305 

三、煎煮法307 

四、連續逆流法308 

五、其他方法309

六、浸出液的蒸發及乾燥312 

第四節常用的中藥製劑314 

一、湯劑314 

二、酒劑315 

三、酊劑316 

四、流浸膏劑與浸膏劑316 

五、煎膏劑317 

六、中藥丸劑318 

七、膏藥321 

參考文獻323 

第十二章固體分散體、包合物、微囊與微球/ 324 

DY節固體分散體324 

一、概述324 

二、固體分散體的熱力學特性325 

三、固體分散體的製備方法326 

四、固體分散體的物理穩定性問題328 

五、固體分散體的物理表徵330 

六、固體分散體的體外溶出和體內評價331 

第二節包合物332 

一、概述332 

二、包合材料333 

三、藥物-環糊精相互作用的機制335 

四、常用的包合技術336 

五、包合物的驗證337 

第三節微囊與微球338 

一、概述338 

二、微囊與微球常用載體材料339 

三、微囊與微球的製備方法341 

四、微囊與微球中藥物的釋放345 

五、微囊與微球的質量評價346 

參考文獻347 

第十三章緩(控)釋製劑/ 348 

DY節概述348 

一、緩(控)釋製劑的概念348 

二、緩(控)釋製劑的特點348 

三、緩(控)釋製劑的分類349 

第二節緩(控)釋製劑的釋藥原理和處方設計349 

一、釋藥原理349 

二、處方設計353 

第三節緩(控)釋製劑的處方和製備354 

一、骨架型緩(控)釋製劑354 

二、膜控型緩(控)釋製劑356 

三、滲透泵型緩(控)釋製劑358 

四、微丸型緩(控)釋製劑360 

五、其他類型緩(控)釋製劑363 

第四節緩(控)釋製劑的體內外評價方法364 

一、體外釋藥行為評價364 

二、體內過程評價367 

三、體內外相關性評價369 

參考文獻370 

第十四章經皮吸收製劑/ 371 

DY節概述371 

一、經皮給藥製劑的概念與特點371 

二、經皮給藥製劑的質量要求372 

三、經皮給藥製劑的分類372 

第二節藥物經皮吸收機制及促進方法374 

一、藥物經皮吸收機制374 

二、影響藥物經皮吸收的因素375 

三、藥物經皮吸收的促進方法376 

第三節經皮吸收製劑的處方組成378 

一、藥物及附加劑378 

二、控釋材料379 

三、壓敏膠379 

四、背襯材料及保護層380 

第四節經皮吸收製劑的製備380 

一、膜材的加工380 

二、製備工藝380 

三、經皮給藥貼劑的處方舉例381 

第五節經皮吸收製劑的質量評價382 

一、經皮製劑體外評價方法382 

二、經皮製劑體內評價方法383 

三、黏性的測定384 

參考文獻385 

第十五章靶向製劑/ 386 

DY節概述386 

一、靶向製劑的概念與特點386 

二、靶向製劑的分類386 

三、靶向性評價389 

第二節脂質體390 

一、脂質體的概念與特點390 

二、脂質體的組成與結構392 

三、脂質體分類394 

四、脂質體的理化性質395 

五、脂質體的製備方法396 

六、脂質體的修飾398 

七、脂質體的質量評價399 

第三節納米粒399 

一、納米粒的概念、特點和分類399 

二、固體脂質納米粒400 

三、納米粒的修飾401 

第四節聚合物膠束402 

一、聚合物膠束的概念和特點402 

二、聚合物膠束的分類及組成402 

三、聚合物膠束的製備方法(載藥方法)403 

第五節納米乳404 

一、納米乳的概念和特點404 

二、納米乳的製備方法405 

三、納米乳作為藥物載體的應用407 

參考文獻408 

第十六章生物技術藥物製劑/ 409 

DY節概述409 

一、生物技術藥物的概念409 

二、生物技術藥物的分類410 

三、生物技術藥物的結構411 

四、生物技術藥物的理化性質412 

五、生物技術藥物與製劑設計相關的特性415 

第二節生物技術藥物注射給藥系統416 

一、普通注射給藥系統416 

二、新型注射給藥系統419 

第三節生物技術藥物非注射給藥系統427 

一、生物技術藥物的經皮給藥製劑427 

二、生物技術藥物的黏膜給藥製劑428 

三、生物技術藥物的口服給藥製劑431 

第四節生物技術藥物製劑的質量評價434 

一、生物技術藥物的質量控制434 

二、生物技術藥物的穩定性評價435 

參考文獻435 

第十七章藥物製劑的穩定性/ 436 

DY節概述436 

一、研究藥物製劑穩定性的意義及內容436 

二、藥物製劑的主要化學降解途徑436 

三、藥物製劑穩定性研究的化學動力學基礎440 

第二節影響藥物製劑降解的因素及穩定化方法441 

一、處方因素和穩定化方法441 

二、非處方因素和穩定化方法445 

三、藥物製劑穩定化的其他方法447 

第三節固體藥物製劑的穩定性447 

一、固體製劑穩定性的一般特點448 

二、影響固體製劑穩定的因素及穩定化方法448 

第四節藥物製劑穩定性試驗方法450 

一、穩定性試驗的目的和基本要求450 

二、藥物穩定性試驗指導原則規定的試驗內容450 

三、藥物製劑穩定性研究的其他方法453 

參考文獻455 

第十八章藥品的包裝/ 457 

DY節概述457 

一、藥品包裝的概念及重要性457 

二、藥品包裝的基本功能458 

三、藥品包裝的分類459 

四、藥品包裝的要求460 

第二節藥用包裝材料461 

一、玻璃藥包材461 

二、塑料藥包材464 

三、金屬藥包材466 

四、複合包裝材料藥包材468 

第三節藥包材的質量評價471 

一、藥包材的生物學試驗方法471 

二、理化性質檢查方法472 

三、藥包材與藥物的相容性474 

參考文獻/ 479 

中文索引/ 480 

英文索引/ 489

《藥物分析》全書共分十二章,主要內容包括:藥物分析概論(第一章)、藥品標準與藥典(第二章)、藥物中雜質的檢查與分析控制(第三章)、原料藥的重點分析項目(第四章)、藥物製劑的重點分析項目(第五章)、藥物穩定性試驗與分析(第六章)、藥物的分析方法與驗證(第七章)、藥學研究的通用技術資料與要求(第八章)、藥物的體內評價(第九章)、中藥分析概論(第十章)、生物藥物的分析要點(第十一章)和典型藥物的分析特點(第十二章)。該書簡明扼要地介紹通用方法;結合實際的典型示例,重點突出,以點帶面;全面貫徹製藥工藝過程的關鍵工藝參數和關鍵質量屬性控制的現代製藥理念;重點突出現代藥物分析技術的實用性,使之符合國家對製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精準要求。 《藥物分析》既可以作為高等醫藥院校和高等理工院校製藥工程、藥物製劑、藥學及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又可以作為藥品生產、科研、藥檢等相關部門從業人員的技術參考書



寶貝目錄.jpg

第一章藥物分析概論/1

第一節藥物分析的主要工作1

第二節藥品質量與管理規範2

一、藥品質量2

二、管理規範11

第三節質量源於設計13

一、質量源於設計的起源與定義13

二、質量源於設計的主要控制因素14

三、質量源於設計與設計空間16

四、質量源於設計實施流程16

第四節藥品質量控制的目的和意義18

本章小結19

參考文獻19


第二章藥品標準與藥典/20

第一節藥品標準與術語21

一、正文21

二、通則21

三、藥品名稱22

四、制法22

五、性狀22

六、鑑別24

七、檢查24

八、含量測定30

九、類別33

十、製劑的規格33

十一、貯藏33

十二、檢驗方法和限度34

十三、標準物質35

十四、計量35

十五、精確度37

十六、試藥、試液、指示劑38

十七、動物試驗38

十八、藥品說明書、標籤、包裝38

第二節藥品質量研究的主要內容39

一、質量研究40

二、分析方法驗證40

三、藥品標準制定工作的長期性41

四、藥品標準的類型44

第三節《中國藥典》的內容與進展45

一、凡例45

二、正文46

三、通則——《中國藥典》四部46

四、索引47

第四節主要外國藥典與作用47

一、 《美國藥典》47

二、 《英國藥典》49

三、 《歐洲藥典》50

四、 《日本藥局方》51

五、 《國際藥典》51

第五節藥品監督與檢驗機構52

一、檢驗機構52

二、檢驗流程52

三、法律責任55

四、嚴禁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藥品55

本章小結57

參考文獻57


第三章藥物中雜質的檢查與分析控制/59

第一節雜質與限度59

一、雜質的分類60

二、雜質的引入途徑60

三、雜質限度的表示方法61

四、雜質檢查項目的命名63

第二節雜質的檢查原則63

一、雜質檢查項目的確定63

二、雜質檢查方法的選擇與驗證64

三、雜質限度的製定64

第三節一般雜質的檢查65

一、氯化物的檢查法66

二、硫酸鹽的檢查法66

三、鐵鹽檢查法67

四、重金屬的檢查法69

五、砷鹽檢查法71

六、乾燥失重測定法77

七、水分測定法79

八、熾灼殘渣檢查法83

九、易炭化物檢查法84

十、溶液顏色檢查法85

十一、溶液的澄清度檢查法86

第四節殘留溶劑測定法88

一、殘留溶劑的分類88

二、殘留溶劑的限度要求88

三、殘留溶劑的測定條件88

四、測定法90

五、結果計算法91

六、注意事項91

第五節有關物質的檢查與鑑定93

一、有關物質的研究要求93

二、有關物質檢查的方法與限度94

三、特殊雜質研究的策略102

四、特殊雜質鑑定實例102

第六節基因毒性雜質的檢查110

一、基因毒性雜質的限度111

二、基因毒性雜質的分析策略111

第七節金屬催化劑雜質的檢查113

一、金屬殘留的分類113

二、金屬殘留的限度與分析方法114

本章小結115

參考文獻115


第四章原料藥的重點分析項目/117

第一節原料藥的結構確證117

一、藥物結構確證的一般過程117

二、藥物確證的基本內容119

第二節原料藥的晶型與粒度132

一、藥物晶型控制的意義132

二、藥物晶型的分析方法133

三、藥物粒度控制的意義137

四、藥物粒度和粒度分佈測定法139

第三節原料藥關鍵中間體質量控制的目的和意義143

一、原料藥關鍵中間體質量控制的目的143

二、原料藥關鍵中間體質量控制的要點144

三、原料藥關鍵中間體質量控制的意義148

四、過程控制的整體策略152

第四節原料藥質量標準特點153

一、原料藥的特點153

二、原料藥質量標準制定的特點153

本章小結155

參考文獻155


第五章藥物製劑的重點分析項目/156

第一節藥物製劑分析特點157

一、性狀觀察特點157

二、鑑別的特點157

三、檢查的特點158

四、含量測定的特點164

第二節處方工藝與原輔料相容性168

一、原料藥的特殊處理與製劑特性169

二、體內-體外相關性172

三、原輔料相容性與製劑質量控制176

第三節製劑質量關鍵控制點與對策180

一、關鍵控制點180

二、固體片劑工藝關鍵控制點181

三、注射劑關鍵控制點186

第四節製劑質量標準特點186

一、液體製劑的質量標準186

二、固體製劑的質量標準186

三、滅菌製劑與無菌製劑的質量標準187

本章小結188

參考文獻188


第六章藥物穩定性試驗與分析/189

第一節藥物穩定性試驗189

一、藥物的穩定性189

二、藥物穩定性試驗的目的189

三、藥物穩定性研究的特點189

第二節藥物穩定性試驗指示方法的選擇190

一、樣品的製備190

二、分析條件的建立193

三、分析方法驗證196

第三節穩定性試驗的分類與要求197

一、穩定性試驗的分類197

二、穩定性試驗的基本要求198

第四節原料藥物的穩定性試驗研究198

一、影響因素試驗198

二、加速試驗199

三、長期試驗200

第五節藥物製劑的穩定性試驗研究200

一、影響因素試驗201

二、加速試驗201

三、長期試驗202

四、低溫(凍融)試驗203

五、配伍穩定性試驗204

第六節藥物包裝材料的相容性研究204

一、藥包材種類204

二、藥包材要求與標準205

三、相容性研究的重點考察項目205

四、相容性試驗的測試方法209

五、相容性試驗的條件209

第七節穩定性試驗結果評估和穩定性承諾210

一、穩定性試驗結果的評估210

二、穩定性試驗承諾211

三、說明書/標籤211

本章小結212

參考文獻212


第七章藥物的分析方法與驗證/213

第一節常用質控方法的分類與特點213

一、容量分析法213

二、光譜分析法218

三、色譜分析法223

第二節分析驗證指標與要求230

一、準確度230

二、精密度232

三、專屬性233

四、檢測限233

五、定量限234

六、線性234

七、範圍235

八、耐用性235

第三節分析樣品的製備240

一、分析目的與樣品製備240

二、常用的樣品製備方法242

第四節分析方法的轉移與確認245

一、分析方法驗證、轉移和確認的定義245

二、分析方法轉移的基本流程和類型247

三、方法確認的具體內容249

第五節標準物質的作用與研究建立251

一、標準物質的性質251

二、標準物質的分類252

三、標準物質品種的確定與選擇252

四、標準物質的製備252

五、標準物質的標定253

六、標準物質的穩定性考察254

本章小結256

參考文獻257


第八章藥學研究的通用技術資料與要求/258

第一節藥物的開發研究與分析控制258

一、QbD背景下的藥物分析258

二、過程分析技術258

三、常用過程分析技術與典型應用259

四、展望268

第二節通用技術資料269

一、CTD實施的意義269

二、通用技術資料的內容270

三、CTD小結289

第三節藥品標準的建立與修訂289

一、質量研究內容的確定290

二、方法學研究290

三、質量標準項目及限度的確定290

四、質量標準的製訂291

五、質量標準的修訂291

六、總結291

第四節藥品一致性研究的目的和意義291

一、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意義292

二、我國藥品一致性評價現狀292

三、一致性評價內容293

本章小結294

參考文獻295


第九章藥物的體內評價/296

第一節體內藥物分析的目的和意義297

一、生物樣本分析方法的建立297

二、生物樣本的測定298

三、藥物的體內研究評價298

第二節常用體內生物樣本的製備與貯藏299

一、體內樣本的種類299

二、體內樣本的採集與製備300

第三節體內樣本分析的前處理302

一、生物樣本預處理的目的302

二、常用生物樣本預處理技術303

三、生物樣本其他預處理技術309

第四節體內樣本分析方法310

一、分析方法的選擇310

二、分析方法建立的一般程序311

第五節生物樣本分析方法驗證的內容與要求312

一、選擇性312

二、殘留313

三、標準曲線與定量範圍313

四、精密度與準確度315

五、樣本穩定性316

六、基質效應317

七、提取回收率317

八、分析方法的質量控制318

九、未知生物樣本濃度超出定量範圍的處理318

十、有內源性本底的體內藥物測定319

十一、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方法的驗證319

第六節典型體內藥物分析應用320

本章小結323

參考文獻324


第十章中藥分析概論/325

第一節中藥分析的特點325

一、中藥的定義和分類325

二、中藥的特色與分析特點325

三、中藥分析的發展趨勢326

第二節中藥分析的主要內容327

一、中藥的鑑別方法327

二、中藥材與飲片的檢查334

三、浸出物的測定340

四、含量測定340

第三節中藥質量的整體控制344

一、特徵圖譜的定義和意義344

二、中藥特徵圖譜的分類345

三、特徵圖譜建立的方法與步驟345

四、中藥質量問題及處理對策347

本章小結349

參考文獻349


第十一章生物藥物的分析要點/350

第一節生物藥物的特點與應用350

一、生物藥物的特點350

二、生物藥物的應用351

第二節生物藥物質量控制的關鍵技術與方法352

一、生物藥物鑑別及一般雜質檢測352

二、生物藥物的安全性檢測356

三、生物藥物分子量測定359

四、生物藥物的含量及活性檢測360

第三節生物藥物的工藝與質量指標362

一、生化藥物的工藝與質量指標363

二、生物製品的生產工藝與質量指標364

三、生物藥物質量控制應用實例368

本章小結375

參考文獻375


第十二章典型藥物的分析特點/377

第一節青蒿素及其複方製劑的分析377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378

二、鑑別試驗379

三、有關物質檢查379

四、含量測定380

五、複方製劑青蒿素哌喹片中青蒿素部分的質量控制要點381

本章小結(一)384

第二節阿司匹林及其製劑的分析384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385

二、鑑別試驗385

三、有關物質檢查388

四、含量測定390

本章小結(二)393

第三節頭孢克洛及其製劑的分析393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394

二、鑑別試驗396

三、有關物質檢查398

四、含量測定401

本章小結(三)402

第四節醋酸地塞米松及其製劑的分析402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03

二、鑑別試驗406

三、有關物質檢查411

四、含量測定414

本章小結(四)417

第五節氫溴酸東莨菪鹼及其製劑的分析417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18

二、鑑別試驗418

三、有關物質檢查420

四、含量測定423

本章小結(五)425

第六節鹽酸氯丙嗪及其製劑的分析426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26

二、鑑別試驗428

三、有關物質檢查429

四、含量測定433

本章小結(六)439

第七節環丙沙星及其製劑的分析439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39

二、鑑別試驗441

三、有關物質檢查442

四、含量測定449

本章小結(七)449

第八節硝苯地平及其製劑的分析449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50

二、鑑別試驗451

三、有關物質檢查454

四、製劑有效性的控制與溶出度檢查457

五、含量測定461

本章小結(八)463

第九

節維生素A及復方維生素製劑分析463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63

二、鑑別試驗466

三、有關物質檢查468

四、含量測定472

本章小結(九)475

第十節硫酸特布他林及其氣霧劑的分析476

一、結構與理化性質476

二、鑑別試驗478

三、特殊雜質檢查480

四、含量測定483

五、動物組織中兒茶酚胺類藥物的殘留測定485

本章小結(十)486

參考文獻487

作者簡介

杭太俊,中國藥科大學 藥學院,教授,藥物分析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藥學-英文版》、《藥物分析雜誌》、《中國新藥雜誌》等核心期刊編委。在化學藥品、中藥和體內藥物分析等領域均有研究探索。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和產學研聯合藥物分析研究項目多項。

《藥物合成反應》+《天然藥物化學》
NT$1780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

您可能會喜歡

  • NT$1199

    活得通透+活過(全套2冊)80歲人生玩家蔡瀾的另類生活智慧 蔡瀾傳記 把自己當回事兒

  • NT$799

    中國藝術史圖典 陶瓷卷 工藝品卷 金銀器卷 玉器卷 青銅器卷 繪畫卷 書法卷 各國藝術史思想史概況 收藏鑑賞藝術文物藝術品書籍

  • NT$1990

    中國傳統色:故宮裡的色彩美學+色彩通識100講(共2冊)古典傳統色彩知識文化 中國風色彩搭配教程

  • NT$2390

    【烏迪斯紮林斯精裝版全彩】藝用表情結構+藝用人體結構(全2冊) 理解人體形態 面部表情 人體結構 立體解剖造型解剖學基礎教程

  • NT$3990

    中國國寶全書 大8開禮盒精裝 新春送禮佳品

  • NT$1959

    九尾狐仙法本 線裝本 二冊共十卷 73筒子頁(共146頁)

  • NT$990

    【共3冊】零基礎學瑜珈+瑜珈從新手到高手+普拉提從新手到高手

  • NT$1390

    【全彩圖解】普拉提與運動康復 體態評估 物理治療 解剖學 理論 普拉提大器材教材書籍

  • NT$980

    瑜珈教練提升思維導圖 初中級口令變體式分割 常見問題 瑜珈教練必備書籍

  • NT$990

    【全彩圖解 】空中瑜珈 123級 花式+變體 花式體式精解 變體口令 空中排課教材

  • NT$1090

    【全彩圖解】艾揚格椅子瑜珈體式口令+瑜珈椅子課堂編排序列(共2冊)

  • NT$990

    球瑜珈教學+球瑜珈輔助修正(共2冊)大小球排課 大球體式講解書籍

  • NT$990

    手藝裡的中國:指尖上的華夏文明之美 用手藝描摹中國,尋訪指尖上的華夏文明之美

  • NT$958

    設計師量尺專用本 精裝硬殼防水封面 厚紙張A4量房本 全屋客製化測量本

  • NT$1398

    dop室內設計施工圖製圖標準 CAD施工圖標準 室內設計師建築裝潢裝潢施工圖 室內設計書籍

  • NT$1090

    剪紙與文化 中國傳統剪紙圖說 60個主題,400多幅作品,零基礎學習傳統文化剪紙

  • NT$2980

    電子電路分析與設計(第4版)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半導體器件及其應用(共3冊)

  • NT$998

    【全套3冊】《祝酒詞》《慶典賀詞》《 領導致辭》

  • NT$990

    【全套3冊】《祝酒詞》《慶典賀詞》《 領導致辭》

  • NT$1290

    【全套5冊】《祝酒詞》《慶典賀詞》《 領導致辭》《學會應酬 半生不愁》《中國式場面話大全》

  • NT$990

    【全套兩冊】《博弈論》+《玩的就是心計》

  • NT$1390

    【套裝2冊】TTouch神奇的毛小孩按摩術:狗狗篇+貓咪篇

  • NT$1860

    化工自動化及儀表+化工DCS技術與操作 +儀表選用及DCS組態(共3冊)

  • NT$1668

    曼陀羅鉤編藝術+愛爾蘭鉤編集194款 +鉤編暖暖的日系坐墊(全彩圖解共3冊)

  • NT$1535

    鈑金下料常用技術+鈑金展開放樣技巧與精通+鈑金展開圖畫法及典型實例(共3冊)

  • NT$1660

    SOLIDWORKS 鈑金件與銲件教程+曲面·鈑金·焊接設計從入門到精通(共2冊)

  • NT$1650

    圖解激光加工實用技術——CO2與Fiber激光加工要點+ 激光焊接/切割/熔覆技術(共2冊)

  • NT$1790

    Python3 網絡爬蟲開發實戰+Python3 反爬蟲原理與繞過實戰(共2冊)

  • NT$1568

    Excel+Python 飛速搞定數據分析與處理+從Excel數據分析到Python數據分析(共2冊)

  • NT$1490

    流暢的Python 第2版(全2冊) 深入理解Python語言核心特性及底層邏輯 Python進階指南 Python程序設計教程書

  • NT$1655

    漫畫Java+漫畫Java編程(全彩圖解共2冊)

  • NT$1465

    漫畫算法:小灰的算法之旅+小灰的算法進階(共2本)

  • NT$1495

    看漫畫學Python1+2 套裝2冊 有趣有料好玩好用 全彩進階版

  • NT$1555

    碼農翻身 用故事給技術加點料+ 趣話計算機底層技術(共2本)

  • NT$1525

    乒乓球基礎與實戰 擊球 攻防與戰術 +乒乓球直板反膠打法訓練(共2冊)附贈DVD光盤視頻教學

  • NT$1680

    圖解鋁合金門窗設計與製作安裝+圖解系統門窗節能設計與製作++門窗隔斷隔牆工程施工與質量控制要點實例 (共3冊)

  • NT$1890

    鞋產品舒適性設計+鞋材與應用+鞋類生產工藝+鞋類設計職業規範 (共4冊)皮鞋運動鞋球鞋鞋類設計規範 製鞋技術書

  • NT$1980

    模型製作技法指南 NOMOKEN(1+2)+Hobby JAPAN 4+噴筆剖析新書(共4冊) 比例模型製作指南 工具和作業篇 高達改造塗裝技巧介紹教程

  • NT$1980

    國際服裝縫製工藝詳解+圖解服裝裁剪縫製基礎:細節&部件(共2本)

  • NT$3968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設計與工藝系列(全套共8本)基礎(上·下冊)+裙子·褲子+女襯衣·連衣裙+套裝+上衣·背心+大衣+嬰幼兒裝·童裝

  • NT$1790

    尚裝服裝講堂:服裝立體裁剪(全2本) 服裝立體裁剪從入門到精通

  • NT$2368

    (全套5本)服裝造型學技術篇123(製作+大衣西服+禮服篇)+特殊材質篇+理論篇 日本專業服裝設計教材 裁剪教程 日本專業教材

  • NT$1476

    古琴曲集全套3冊 古琴1-10級基礎練習曲教程 古琴演奏譜考級曲集 古琴初級中級和高級教程

  • NT$1968

    花樣生活手工印染+手工印染藝術設計與工藝+手工印染藝術教程+紮染藝術設計新概念(全4冊)

  • NT$2590

    粉末塗料與塗裝技術(第四版) 精裝

  • NT$1478

    塗料調色+塗料配方設計 (全2冊) 溶劑型塗料 乳膠漆 水性木器漆 粉末塗料 塗料調色培訓教材 UV藝術塗料配方設計原理

  • NT$2365

    美國經典技能係列叢書(全4冊) 機械加工常識+圖解車工/數控車工+圖解銑工/數控銑工+圖解鉗工快速入門

  • NT$1590

    符咒全書(龍潭閣藏版)

  • NT$1580

    化工產品手冊(第六版)全套14冊 有/無機化工原料 膠黏劑 溶劑 塗料 樹脂與塑料 顏料 化工助劑 清洗化學品 表面活性劑 食品添加劑 混凝土添加劑 染整助劑 橡塑助劑

  • NT$1790

    中國織繡收藏鑑賞全集 織繡(上、下卷)

  • NT$2458

    戰車模型塗裝進階指南:舊化和特殊效果塗裝技巧+輔助配飾和綜合塗裝技巧(全2冊) (西)魯本·岡薩雷斯(Ruben Gonzalez)

  • NT$1990

    人物模型塗裝技術指南: 塗裝基礎與實用技法 + 服裝與配飾塗裝技法(全2冊)基里爾·卡納耶夫 著

  • NT$1380

    中國建築與宗教文化之寶塔+祠堂+普陀山(精裝全3冊)(德)恩斯特·伯施曼

  • NT$2180

    民宿改造設計 用舊房子打造民宿成功案例解析 民宿與精品酒店設計 建築 景觀 室內設計

  • NT$2500

    【套裝5冊】全屋定製家居設計全書設計攻略 收納設計全書 設計與風格生產與安裝 全屋定制櫃體造型與尺寸設計指南 室內設計裝修參考書

  • NT$1988

    南加大經典電影教材【套裝3冊】 導演創作完全手冊+紀錄片創作完全手冊+開發故事創意 導演經驗總結 電影電視藝術影視教程

  • NT$1986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第四版)(美)+芯片製造:半導體工藝製程實用教程(第六版)

  • NT$2367

    圖解入門半導體製造 佐藤淳一 :半導體製造工藝基礎精講 + 半導體製造設備基礎與構造精講+功率半導體基礎與工藝精講 (全3冊)

  • NT$2975

    說文通訓定聲(全2冊)

  • NT$1380

    【珍藏紀念版】王力漢語史3冊套裝:漢語語音史+中國現代語法+漢語語法史

  • NT$1390

    《PyTorch深度學習實戰》《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 》神經網絡編程開發 深度學習入門與實踐 機器學習 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編程入門教程

  • NT$1290

    【普林斯頓數學三劍客】普林斯頓微積分讀本+概率論讀本+數學分析讀本 全套3冊

  • NT$3000

    【數學經典譯叢系列】:普林斯頓數學指南1-3卷

  • NT$1180

    鋼普拉入門 NOMOKEN1、2、3 鋼普拉攻略指南+製作塑膠比例模型+模型製作技法指南

  • NT$1980

    影像之美 視覺中國 500px經典攝影教程 基礎篇+實戰篇 2冊

  • NT$990

    塔木德正版全集3冊 猶太人的經商智慧與處世聖經

  • NT$1395

    調色師手冊 色彩風格寶典 電影和視頻調色專業技法

  • NT$1890

    CG造型基礎與創作入門篇+進階篇2冊

  • NT$2300

    Fashion Business Manual 時尚設計師業務手冊(英文原版)

  • NT$2650

    Fashionpedia時尚圖典 中英雙語 視覺詞典

  • NT$1790

    Playful Data 好玩的數據 信息圖與數據可視化設計

  • NT$2368

    【英文原版 Textilepedia 】紡織品百科全書 布料編織服裝設計手冊

  • NT$990

    木雕圖案 全彩圖解3冊 木雕圖案龍鳳專輯 +木雕圖案+木雕圖案(續) 民間木雕藝術

  • NT$1189

    【人生如逆旅幸好還有蘇軾+蘇東坡傳】當面對逆境時,都應該喚醒自己心中的那個蘇軾,38副精美畫作,顯現絕美蘇軾和他的生活 ,苦了,不順了,想想老朋友蘇軾(贈蘇軾作品全集)共3冊

  • NT$1398

    (全臺免運)全10冊 培養商業邏輯思維 創業必讀寶典 富人思維成功學

  • NT$1790

    食物本草圖譜(精美禮盒裝)贈 圍裙 圖譜 可撕便簽

  • NT$1590

    中國傳統色 故宮裡的色彩美學 古典傳統色彩知識文化 中國風色彩搭配教程

  • NT$1590

    手工纏花入門指南+榮華紀古風絨花飾品製作技巧全解 (隨書附贈等比例線稿+案例視頻教程)

  • NT$990

    新手diy手工製作髮簪材料包 古風古裝步搖自製簪子髮飾品配件(送收納盒)

  • NT$1680

    我在明朝穿什麼+圖解中國傳統服飾 2冊 探尋服飾的前世今生 解鎖古人的穿衣密碼

  • NT$980

    【買1送1共50包再送玻璃杯】小青金桔百香果茶,維C茶,純水果乾水果茶,冷泡/熱泡,美白,增強抵抗力,生津止渴,好開胃【買1送1共50包再送玻璃杯】

  • NT$850

    臨摹水寫布套裝(12張水寫布+1只毛筆+水碟) 零門檻輕鬆練字 以水代墨重複練習 傳承經典!乾淨實用,萬次書寫,真正的享受練習書法的過程

  • NT$980

    【楊絳傳】+【走在人生邊上】精裝版 2冊 附贈便簽 以優雅過一生 心若淡定 便是優雅 經歷百年風霜 滲透人生的智慧和香氣的靈魂 最才的女

  • NT$1375

    單刀楷書邊款刻法與創作 +怎樣在書畫作品上蓋印

  • NT$1590

    超級紙飛機 (上下2冊)+最新版摺紙大全 隨書附贈136張全彩紙飛機素材紙

  • NT$1390

    幸運繩編手鏈+時尚串珠手鍊編織 全2冊

  • NT$1580

    匠心匠藝 繩編 手工編織波西米亞風家居飾物 北歐風家居飾品和服飾小物 套裝2冊

  • NT$1650

    彩袂蹁躚:中國傳統服裝襟邊緣飾+中華遺產:中國圖案 2冊

  • NT$1590

    小倉幸子的緞帶繡入門+刺繡經典針法與圖案 緞帶繡 2冊

  • NT$1690

    圖解平面設計規範(贈信息圖表海報*2)平面設計原理 流程 尺寸 色彩 字體 圖形排版基礎工具書

  • NT$3480

    APD亞太設計年鑑No.17

  • NT$1599

    艾揚格孕產瑜伽孕中篇+艾揚格孕產瑜伽產後篇 2冊

  • NT$1780

    紙上花開 - 超唯美自然的紙藝花製作之書+此刻花開之紙上花園 2冊

  • NT$2350

    全4冊 手工皮藝基礎+手工皮包基礎+高級皮包技法+手工皮雕基礎 皮具製作書 手縫皮革技巧事典 皮革全程指導製作入門教材

  • NT$1190

    【全彩圖解2冊】時尚編繩技法+手工時光 中國結 情侶手鍊編織教程 中國結編織教程書 DIY花樣大全編法

  • NT$1558

    【全彩圖解2冊】簪娘入門指南 古風飾品製作教程 +琺藍戲 景泰藍風格古風手工飾品製作

  • NT$1590

    【住宅空間人體工程學尺寸指引 】+【裝修常用數據手冊:空間佈局和尺寸】+【裝修錦囊 用對尺寸好好住】3冊

  • NT$1980

    【呼吸內科主治醫生760問】+【消化內科主治醫生550問】+【神經內科主治醫生1001問】3冊

  • NT$2750

    產品渲染技法全教程+產品概念手繪教程 2冊 工業設計 模型設計 視覺設計(掃碼觀看1000分鐘教學視頻)

  • NT$2660

    寵物醫生手冊+犬貓疾病診治彩色圖譜 2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