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您的隱私,防止詐騙,查詢訂單請聯繫:jackwin140@gmail.com
立即下單

周易象數學史(全三冊) 林忠軍 著
NT$ 1999  

周易象數學史(全三冊) 林忠軍 著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周易象數學史(全三冊) 

作者:林忠軍 

頁數:2060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2-12-01

印刷時間:2022-12-01

ISBN號:9787573205193

出版社:上海古籍

版次:1

印次:1

編輯推薦

“象數派”和“義理派”是易學兩大派別。 《周易》源於占筮,但由於周易數的繁難和現代學術分科觀念的影響,“重義理,輕數”成為學術界的積習,也影響到易學史寫作的客觀中正。本稿是第一部《周易》數學通史,分三卷(先秦漢唐卷、宋元卷、明清卷),以時間為線索,系統而深入地闡述了先秦至明清的數易學的發展。從內容上看,本稿既全面地研究了傳世文獻中呈現的數易學,也充分利用了近年來出土文獻中的易學材料(如帛書《周易》、秦簡《歸藏》及清華簡《周易》等)。從方法上看,既沿襲了傳統易學的解經方法,也藉鑑了現代西方哲學中的解釋學、符號學方法,使得數易學被置於當代的文化語境中,不再是一種僵死的傳統。

內容介紹

本書是一部數易學通史。

本書以歷代的數易學家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大量易學文獻的梳理和解釋,系統地論述了象數易學自先秦至明清的發展歷程,闡明了不同時代易學家的數思想及其註經的體例方法。並對數易學史上的一些公案做了考證,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同時,本書既沿襲了傳統易學的解經方法,又藉鑑了現代西方哲學中的解釋學、符號學等方法,使得數易學被置於當代的文化語境中,不再是一種僵死的傳統。

作者簡介

林忠軍,山東大學教授、博導,《周易研究》副主編,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研究《周易》多年,涉及《周易》經傳、易學史、《周易》像數學、易學出土文獻等領域。尤其擅長《周易》數學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周易研究》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有《數易學發展史》《周易鄭氏學闡微》《易學源流與現代闡微》等著作。

緒論

所謂象,是就卦而言的,它指《周易》卦爻符號及其所象徵的世界上各種事物及事物的屬性、形態。凡以六畫或三畫組合的陰陽符號及其像徵的事物及事物的屬性、形態,稱為卦象;卦象分為三畫八卦之象和六畫之象。凡以一爻所象徵的事物及事物的屬性、形態,稱為爻象。爻象可分為陰陽象、爻位像等。除了《周易》文本固有陰陽符號構成的卦爻像外,還包括了由卦爻符號推演出的卦氣、卦變、互體、爻辰、納甲、之正、旁通、反對、五行等象。嚴格說,易象分為兩種:一種是指由陰陽符號構成的象,如前面所言《周易》固有的符號及其推演出符號是卦象;另一種指《周易》卦爻符號所象徵的萬物之象,有學者稱為“物象”。如《說卦傳》所言八卦之象。 《周易》文本有卦爻象符號與文辭構成,文辭表達一定的物象,文辭與卦爻象關係,被《易傳》認定文辭本之易象符號,即“觀像繫辭”。故文辭所言的“物象”本於卦爻象。所謂數,原之於筮法,是指用來確定卦爻象和表徵卦爻象的數字。它包括蓍數(天地之數、大衍之數、老少陰陽之數、策數等)、五行之數、九宮之數及河洛之數。而圖書之學,則是由象與數符號構成的內涵深奧學理的圖式。古代易學家也有將《周易》文本中出現的“數”視為像者,即以數為像者,稱為數象。

象數觀念起源很早,它產生於神學十分盛行的《易》前時代。早期的像數觀念,與卜筮之法相聯繫。考古發現,殷周之前,已大量使用了與數佔相關的數字卦,以數為佔,數早於象。由占之數後來轉化為陰陽符號,可知數是像雛形。而殷商之際龜卜之法是以燒灼龜甲出現的兆判斷吉凶,這個兆也稱為像。春秋時韓簡云:“龜,像也;筮,數也。”(《左傳》僖公十五年)即是指龜卜以像言,筮佔以數言。學者循此思路研究,認為龜卜之兆象與易像也有某種聯繫,是易象的重要源頭。易象起源於數字卦還是龜卜之兆象,則有待於深入研究。而後來的像數專指易學中的像數,與龜卜無關。成書於戰國時代的《易傳》曾就像與數的觀念加以規定。 《繫辭傳》雲:“像也者,像也。”“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謂之象。”“極數知來之謂佔。”但《易傳》還未將像數作為一個概念表徵易象、易數及相關的意義。將像數作為一個概念使用恐怕是在漢及漢以後。如《易緯·乾坤鑿度》雲:“八卦變策,像數庶物,老天地限以為則。”晉韓康伯注《繫辭傳》雲:“斯蓋功用之母,像數所由矣。”而將像數稱為一門學問則更晚,大概在宋代。 《宋史·隱逸傳》雲:“郭氏者,世家南平,始祖在漢為嚴君平之師,世傳易學,蓋像數之學也。”宋代所謂的像數之學不僅指漢代的像數易,也包括了宋代的圖書之學。 《東都事略·儒學傳》雲:“陳摶讀《易》,以數學授穆修,以像學授種放。放授許堅,堅授範諤昌。”此數學、象學是指圖書之學。南宋沈括作《夢溪筆談》專列“像數”二章。沈氏所言像數,包括曆法步歲之法、醫學五運六氣之法、六壬之法,候氣之法、納甲之法、揲蓍之法、卦變之法、五行之數等應用之術。而清初黃宗羲作《易學像數論》言河圖、洛書、先天圖、納甲、卦變、互體、蓍法、易緯、太玄、元包、潛虛、洞極、洪範、皇極、六壬、太一、遁甲等。沈括與黃宗羲使用“像數”觀念,是廣義的像數,大致等同於“數術”。

另一種是狹義的“象數”,是易學文本賴以形成的陰陽卦爻符號和與大衍筮法相關的蓍數。它作為一種解《易》的方法,屬於經學研究內容,異於數術之學。其實,像數之學與術數之學區分非始於今日,古代早已有之。漢劉向父子校書,“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略》、有《方技略》”(《漢書·藝文志》),並將孟喜、京房等像數易學著作列為《六藝略》,將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佔、形法六種圖書列為《術數略》。清編撰《四庫全書》,將言像數解經之易書列為經部易類,將數學、佔候、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七類列為子部術數類。可見狹義的像數學與術數學在古人那裡涇渭分明,區分比較嚴格。

當然,廣義象數學與術數學等同,不是毫無道理可言,恰恰反映出易學發展獨特性及其對於民俗文化的影響。 《周易》本為卜筮之學,像數思想是在卜筮活動中產生、且服務於筮佔活動。 《繫辭傳》“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中的“象”、“數”皆就筮法而言,故《周易》本屬於術數,為官方專門史官所掌管。然經過孔子的整理與闡發,易學話語系統發生了轉換,德佔取代可筮佔,《周易》具有二重性:巫史的卜筮性與儒家的哲理性。漢代,“史官之廢久矣,其書既不能具,雖有其書而無其人”(《漢書·藝文志》),術數流入民間。而探討大道為主、包括像數易在內的易學則成為官學而與術數分道揚鑣。雖然如此,《周易》筮占之學作為民間俗文化,還是不斷地從像數易學中吸取營養,完善其理論體系和操作方法,而且後來的堪輿、命理、相術、六壬、遁甲等也憑藉著像數易學某些理論得以形成和發展。更為重要的是,一些早期像數易學家,精於筮佔,撰寫過有關筮佔方面著作,其許多像數思想通過建立筮佔體係而闡發出來。術數學與像數學這種特殊關係,成為泛化“像數”、與“數術”等同的主要原因。

本書言“象數”,是狹義的“數”,其重點研究的是《周易》文本中的和與之密切相關的像數。顯然不是廣義的“像數”,即不包括《周易》文本以外的諸種數術。故該書以“《周易》像數學史”命名,旨在在探索易學發展過程中,像數易學理論和易學方法形成與演變。而對於易學筮占之術(大衍之法例外)應用和其他數術應用一般不涉獵,除非其學說與應用混為一體,則不得不做出介紹。

《周易》數學史從屬於易學史。易學是關於《周易》經傳研究的學問。它以《周易》文本為研究對象,通過解讀《周文》文本,以恢復和再現《周易》文本本義或闡發蘊涵其中的深刻哲理為旨歸。易學史是易學形成、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這種歷史是一種易學學術活動的真實存在,是客觀的,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的。而易學史研究則是將研究者自身置於易學歷史境遇之中,憑藉歷史流傳下來和出土易學文獻,運用歷史的、哲學及易學等方法,對於易學發展做出客觀的描述與詮釋,力求恢復和再現易學發展的原貌,然後對此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與解釋,並就易學學術活動意義和價值作出判斷。這種易學史的研究,與研究者所處的歷史文化背景及在此背景下形成的理論素養學識、理解力相關,體現了研究者的易學價值趨向,未必與真實的易學發展完全符合。其實,易學史研究是一種對於易學傳統的解釋活動,回歸和展現易學傳統是易學史研究是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一步。但是絕非最終的目標,最終目標則是指向活生生的易學現實。張世英先生在總結傳統解釋時提出三個層次:一是“對簡單事實考證”,二是“對原本內在關係、內在結構的分析和釋義以及對原行動者或原作者與參照系的關係的說明”。三是“對於傳統意義和價值的評判”。前二者屬於傳統以研究的低層次。而對於傳統解釋最為重要的不是複制和再現歷史,而是“指向現在、射向當前”的價值評判。以此觀之,易學研究內容不僅“包括傳授的世系,不同時代和學派解經的傾向,經典注疏的概況和成就,典籍的辨偽和文字訓詁的考證等。”更應將重點放在當下文化知識語境下對於傳統易學作出的重新理解與解釋,賦予易學全新的內涵,回應學術界和時代提出新的挑戰,使易學由傳統指向現實,從現實走向未來。

易學史上由於治《易》理念、方法與思路不同,易學家大致被劃分為像數派和義理派。像數方法是探尋和解釋易學起源、易學文本形成和文本固有意義的易學方法。漢代易學家,崇拜《周易》文本,故從《易傳》“觀像繫辭”觀念出發,將像視為文本成書的關鍵,故在解釋文本時更加註重象的作用。像數方法則往往與訓詁方法交集在一起。一般說來,易學家先用文字訓詁方法解釋《周易》文字意義,然後以像數揭示《周易》文辭依據。故文字訓詁方法與像數方法就成為漢代易學研究的主流方法。作為像數新的形式——圖書之學是宋代易學家探求易學起源和解釋文本重要方法。故宋代以後,圖書之學成為易學重要內容。與像數方法不同的是,義理法是揭示和印證易文本文辭所內涵的深奧意蘊的重要方法。晉唐、宋明一些易學家,本之《易傳》“立像盡意”觀點,借助於經文解釋,闡發和印證易學所蘊含或聖人之意或萬物之道,以建構貫通天人的易學體系。故易學史包括像數易學史和義理易學史。像數易學史研究以《周易》像數符號和圖式為研究對象,通過解讀傳世與出土的像數易學文獻,探討不同時代的易學像數思想內涵、與自然科學關係、解經方法、學派形成及在易學發展史價值等問題,考辨歷史上留下來的疑難問題。進而闡明像數易學發展的軌跡、在易學發展中價值及與義理之學關係,力求還原不同時代像數易學和同一時代不同易學家像數思想之真實面貌,以此出發,以現代的話語深刻地檢討易學史上不同形態的像數易學,重新詮釋像數在新時代語境下的易學研究中的意義,思考和探索其哲學意蘊,運用新的話語系統重構其思想體系,前瞻其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數易學作為易學一個分支,其發展與整個易學發展的進程是一致的,從其思想的萌芽、學派形成、思想體系的形成,到思想的發展和演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按照像數易學發展的進程,我們可以將像數易學史劃分為六個時期。

第一是先秦時期:像數思想開始萌芽。數字卦與龜卜是像數易學產生的源頭。 《周易》文本中符號系統本之《連山》、《歸藏》。 《左傳》、《國語》記載了二十多個筮例,反映出春秋時期的零星像數思想和開始使用以像注《易》方法。這些思想在戰國時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今本《易傳》與帛書《易傳》成書,標誌著像數思想形成。它以較高的抽象思維,第一次全面地對《周易》像數的概念、性質、作用等加以概括,並嘗試把像數作為一個重要方法,註釋《周易》卦爻辭,揭示了象辭之間的內在聯繫。 《易傳》的像數思想成為兩漢像數易學形成的理論基石。清華簡《筮法》是戰國時與大衍筮法相關的另一筮佔系統。從其根源說,清華簡筮法不可能是晚於《周易》的大衍筮法。清華簡與之前出土的數字卦,有相似之處,保留了戰國前流行的數字的特徵,透過清華簡可以看到數字卦數字過渡到一六,再轉化為陰陽符號是一個過程。

第二是西漢時期:像數易學形成時期。西漢易學適應了大一統的政治、文化的需要,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其中像數易學產生是易學發展的產物。像數易學憑藉著當時易學和天文、曆法、數學等在內的自然科學所取得成果而建立起來,通過“師法”“家法”師承傳授方式,形成了形態各異的理論。以孟喜和京房等為代表的易學家,迎合當時經學和整個學術發展的需求,運用像數觀念作為手段,重在闡發易學微言大義,建立起了推天道、明人事的龐大易學體系,從而改變了易學發展的方向,成為漢代易學的主流。 《易緯》以通論的形式總結了西漢像數易學的成就,闡發了具有神學色彩的、獨特的像數思想,使西漢像數易學得到了豐富和發展。

第三是東漢時期:像數易學鼎盛時期。無論是深度和廣度還是其規模,像數易學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東漢易學大師輩出,學派林立。易學家秉承西漢易學傳統,以探索文本本義為目的,闡發了像數易學,以鄭玄、荀爽、虞翻等為代表的易學大師,沿襲漢易舊說,通過注經形式,闡發了一系列比西漢更為精密、更為深刻的像數思想,成為像數易學集大成者。但是由於東漢象易學家過分地推崇像數,誇大其作用,從而使易學體系變得機械、繁瑣,遠離了《周易》之本義,導致了自身的式微。

第四是魏晉隋唐時期:像數易學衰微時期。少年王弼以老莊注《易》,辨名析理,盡掃漢代像數之學,像數之學開始衰微。大部分像數書籍失傳,存者或流入術數,或無師傳授。至南北朝時,南朝立王弼易為官學,北朝立鄭玄易為官學,像數易學唯有鄭玄易與王弼易學抗衡。隋唐時,南北統一,隨著南學取代北學,鄭玄易失去官學地位,逐漸被學界冷落。幸有唐李鼎祚慧眼洞悉,撰《周易集解》“採群賢之遺言,議三聖之幽嘖,集虞翻、荀爽三十餘家,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周易集解序》),而使漢代像數易學得以傳世。在這部書中,還輯了漢以後至唐代如陸績、干寶、侯果、崔憬等一些易學家的思想。這表明在玄學思潮衝擊下,像數易江河日下,但仍然有部分易學家逆流而動,承襲漢易舊說,以像數治《易》。

第五是宋元時期:圖書之學形成與興盛。北宋劉牧、邵雍等人不囿於易學文字箋注形式,以《易傳》的數理為最基本的依據,追溯易學源頭,揣摩易學聖賢思緒,探索《周易》成書的歷程,由此而形成以解釋圖式為最基本內容的河圖洛書和先天后天之學,開啟了此時期易學解釋創新之先河。以劉牧、邵雍等易學家一方而承襲道家之說,運用易數推衍出由黑白點構成的“河圖”“洛書”“先後天圖”。南宋朱震以“推原《大傳》天人之道”為宗旨,融合漢、宋像數之學,為《易》立注,以補義理之學不足,成為宋代偏於像數之大家。朱熹作《周易本義》和《易學啟蒙》,以理學家視域詮釋河圖洛書、先後天圖,確立了圖書之學在宋代易學中的地位。受朱熹影響,宋以後言《易》者,多言圖書之學,圖書之學成為易學重要內容。宋元代時張理、雷思齊、俞琰、吳澄等對於圖書之學皆有闡述,從某個層面發展了朱熹圖書之學的思想。


目錄


第一冊 先秦漢唐卷

第一編 先秦:象數易學的萌芽

第二編 西漢:象數易學的興起與發展

第三編 東漢:象數易學的鼎盛時代

第四編 三國魏晉隋唐:象數易學之餘音


第二冊 宋元卷

第一編 北宋:圖書之學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編 南宋:圖書之學流行及其合法地位之確立

第三編 元代:圖書之學發展,並與漢易進一步融合


第三冊 明清卷

第一編 明代:象數易學的新發展

第二編 清初的易學辨偽思潮

第三編 漢易象數學的復興與重建

第四編 晚清:漢易的衰退與象數學的轉型

周易象數學史(全三冊) 林忠軍 著
NT$1999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

您可能會喜歡

  • NT$2690

    尚氏易學存稿校理(全套4冊)繁體橫排 尚秉和遺稿 周易古筮攷 焦氏易詁 易林注學易說評議基礎理論研究 易經基礎理論研究書籍

  • NT$1990

    御纂周易折中 原版影印本(全三冊) 繁體豎排 [清]李光地

  • NT$1890

    易經日講(全3冊)愛新覺羅 毓鋆

  • NT$1690

    金超傑 金氏五行升降中醫進階班講義(1冊) 金氏五行升降中醫(第四期線下課) 全套視頻教程 64G U盤發貨 免下載 即插即看

  • NT$1599

    田野 木針療法(1冊)+田野木針療法完整版46集高清影片課程(32G U盤出貨 免下載 即插即看)

  • NT$1990

    王棟 鈴醫解密+鈴醫五絕(共2冊)王棟 全6套鈴醫影片教學大合集

  • NT$1990

    28000張高清敦煌壁畫 線描飛天高清畫冊電子版173G 莫高石窟佛像雕塑臨摹素材 (173G U盤發貨 免下載 即插即看 手機電腦平板都能看)

  • NT$1899

    昆侖仙宗築基妙訣錄+仙宗道功精華(共2冊)繁體豎排

  • NT$1880

    正一天師關煞全解+解除三十六關煞科(共2冊)彩印 繁體豎排

  • NT$4950

    倪海廈中醫書籍全套44冊(B5大開本) 天紀 人紀 傷寒論 針灸 神農本草 黃帝內經 附贈128G U盤全套高清教學視頻

  • NT$1599

    台北故宮藏品33000件 高畫質圖片素材 附文字說明(128G U盤出貨 免下載 即插即看,手機電腦平板都能看)

  • NT$1190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續集(共2冊)

  • NT$1690

    黃帝內經全本(共4冊)古體字全文誦讀本(素問上下冊/靈樞上下冊 大字註音

  • NT$1790

    經方方證+經方醫案 (共2冊)

  • NT$1590

    黃帝外經解要 +玄隱遺密(共2冊)

  • NT$1599

    經方觀止(全2冊) 傷寒篇 +金匱篇

  • NT$1990

    易經圖典-河圖洛書名家集解+周易概論+周易恆解校箋(共3冊)

  • NT$1699

    馬家駒《詳解傷寒論398條113方》上下2冊 私塾班 1000+頁完整實體講義

  • NT$1799

    《無名之始》全3卷 繁體豎排 彩印

  • NT$1799

    太乙神數預測絕學 +皇極經世太乙神數圖解(共2冊)

  • NT$1590

    劉師培中《問道初知》上下冊合訂本 繁體豎排 (共1冊)

  • NT$1599

    王陽明軍事著作校注(全2冊)繁體橫排

  • NT$1599

    無上秘要(全3冊)繁體豎排 原文註解 周作明點校

  • NT$1980

    民間崇拜文化叢書(全4冊 ) 民間百神+佛界百佛+冥界百鬼+道界百仙

  • NT$2590

    證類本草箋釋(全套共6冊)繁體橫排 [宋]唐慎微

  • NT$1890

    中醫哲學史(共3卷):先秦兩漢時期+魏晉--金元時期+明清時期

  • NT$1599

    道教醫學精義+道醫窺秘+醫道還元 純陽呂祖師(共3冊)

  • NT$1690

    元氣神機:元氣的力量 醫案與醫理+ 先秦中醫之道+道生醫 中醫的頂層理論(共3冊)

  • NT$2690

    《時空針灸學 》腧穴 奇經八脈 針灸大成 甲乙經 古代時空論 時空針灸 靈龜八法與飛騰八法(朱勉生 著)

  • NT$1590

    太極拳道幾+太極拳與老子道德經(共2冊)繁體豎排

  • NT$1690

    丹亭真人傳道密集+廣胎息經(共2冊)

  • NT$1859

    玄罡鈺錄+劉培中駕返崑崙三十七週年紀念特刊(共2冊)

  • NT$2390

    行讀中西的人文課(全4冊 ) 一場跨越古今中西的人文之旅 貫穿文學文化 先秦與軸心時代+漢魏晉與古典時代+唐宋與西方中世紀+元明清與西方文明興起

  • NT$1690

    道家古籍《學符一本通》共4卷 合訂共3冊 繁體豎排

  • NT$1799

    《雷部諸神將帥符篆內秘》 +《正一天師將帥符秘內旨》共2冊

  • NT$1690

    玄壇趙元帥財神經+都天太歲說解煞卻炎真經(共2冊)線裝 繁體豎排

  • NT$1390

    水法秘訣(上下2冊)清抄秘本

  • NT$1599

    梵學(第一輯)(上下2卷)

  • NT$1990

    道教符解《道家開運符籙》全4冊

  • NT$1699

    天師符籙(共3冊)繁體豎排 彩印

  • NT$1399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繁體豎排) 一本關於儒釋道三教聖賢及眾神的故事圖像集(1冊)

  • NT$1599

    劉師培中道功修煉範例+道功拳劍秘錄(共2冊)

  • NT$1999

    水陸儀軌会本 大折本(全四冊)綢緞面 豎排大字

  • NT$2599

    大乘妙法蓮華經 大折本(全七卷)綢緞面 豎排大字 共1294頁

  • NT$1990

    《陽宅生基512套範例》共2冊 繁體豎排 線裝

  • NT$1969

    道教疏文典範(上下2冊) 繁體豎排

  • NT$1999

    茅山陰法+茅山六甲壇華陽陰法(共3冊)

  • NT$1990

    《蓬壺煉度科》上下2卷

  • NT$1990

    增補選擇通書(共2冊)

  • NT$1990

    增補選擇通書(共2冊)宣紙線裝 繁體豎排

  • NT$1990

    茅山入門符籙 手抄本(全四冊)

  • NT$1399

    申高源秘傳:元辰宮改運術

  • NT$1690

    增補秘傳萬法歸宗(上下2冊)

  • NT$2390

    《文公家禮道法集成》共4冊

  • NT$1990

    新刊敬竈全書(共3冊)

  • NT$1690

    《道壇符法科儀 神像開光秘諱》+《道教符籙法本 明修壇崑崙秘本》(共2冊)

  • NT$1790

    《藥王靈簽 陽上64簽和陰下64簽》 +《觀音靈簽 100簽 》(共2冊)

  • NT$1890

    《六壬仙法秘本》上下2冊

  • NT$1990

    《道家八字改運符秘》全套三冊 彩印 繁體豎排

  • NT$2590

    《家傳南葛上清符籙》全套3冊

  • NT$1699

    《楊公四大救貧水法七十二局分金立向,賴布衣五行消砂納水秘訣》+《楊公水法總論》共2冊

  • NT$1980

    《陰陽手記》共3冊 手工線裝

  • NT$1999

    陽宅開運陣法與道法(共2冊)全彩 手工線裝

  • NT$1399

    敦煌日曆2025 乙巳年 (贈四季迎福卡) 特裝刷邊 精美新年禮物

  • NT$1690

    《雷部諸神將帥符篆》 +《三十六帥秘符》共2冊

  • NT$1899

    茅山南宗真傳符錄(上下冊)

  • NT$1990

    《道藏氣功要集》上下冊 繁體豎排 洪丕謨 編

  • NT$1690

    道教符法手抄本《老君水》共2冊 繁體豎排

  • NT$1599

    符令速學指鑑 +五路財神開運符(共2冊)

  • NT$1399

    正一上清(道家陰盤奇門)初中階,高階課程影片資料全159集 (64G U盤出貨 無需下載 即插即看,手機電腦都能看)

  • NT$1399

    《正一天師關煞全解》手工線裝

  • NT$1980

    中和正脈:道教中派李道純內丹修煉秘籍+李道純集(講解中派丹訣理法的大成之著)共2冊

  • NT$1990

    《上清靈寶大法》的內丹與法術+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研究(共2冊)

  • NT$1899

    《茅山法祖十八院》共2冊 繁體橫排 線裝

  • NT$1990

    岐黃醫道歸真《素問》《靈樞》 條分縷析 上下冊 繁體橫排

  • NT$1590

    君主、道學與宋王朝+北宋晚期的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共2冊)

  • NT$1699

    道學通論(精裝全二冊) 胡孚琛道教通論

  • NT$1980

    王成義五行八字真傳【青龍集 白虎集 朱雀集 玄武集 勾陳集】共5冊 繁體豎排

  • NT$1890

    正一派通用道教科儀全集 (共18小冊子)精美禮盒裝

  • NT$1790

    《陰陽宅生基催財延壽秘笈》繁體豎排 全679頁

  • NT$1999

    《壁錄遁甲天書》上中下三卷 繁體豎排 線裝書法古籍

  • NT$1990

    《六相天機》上下2冊 茲園堂記 清光緒手抄本開啟相術之謎,你也能成為相術大師

  • NT$1699

    《五雷標圖》上下冊 彩印 繁體豎排 五雷標影形圖式全部 五雷移標掇影篆

  • NT$1980

    《道教戒律學》上下冊 任宗權 著 早期道教戒律的形成與發展 宋元道教戒學體系 明清道教戒律

  • NT$1890

    酆都黑律法書+酆都黑律收法(共2冊)繁體豎排

  • NT$2590

    楊公風水五經:撼龍經+疑龍經+都天寶照經+天玉經 +楊公青囊經(全5冊)繁體豎排

  • NT$1790

    《道門九幽酆都朝科》+《道門昇度十王朝科》共2冊 繁體豎排

  • NT$2590

    《出馬仙宗教大全》共四冊 繁體橫排

  • NT$2699

    《三天秘法》共3冊 繁體豎排

  • NT$1399

    《增補萬寶黑書》繁體豎排

  • NT$2590

    道教文疏牒:上清靈寶文檢(共6冊)繁體豎排

  • NT$1699

    《茅山內秘符法》 共3冊 線裝彩印 繁體豎排

  • NT$1899

    《葬事大觀》+《葬事秘旨》共2冊 繁體豎排

  • NT$1990

    《卦金書》全套3 冊 道家打卦問事

  • NT$1599

    《魯班經 孤 貧 殘》全3冊 繁體豎排

  • NT$1990

    斐然數術集+斐然研易集+飛宮小奇門函授講義 (全套3冊)繁體豎排

  • NT$2290

    《道家神印指訣》全套3冊 繁體豎排

  • NT$1755

    陳子性藏書全集上下冊 古本影印版

  • NT$2599

    蔣文正《論命瑣記 》全四冊 繁體豎排

  • NT$2490

    道家無師自通全書(全套14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