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您的隱私,防止詐騙,查詢訂單請聯繫:jackwin140@gmail.com
立即下單

開放的藝術史叢書研究 時空中的美術+黃泉下的美術+美術史十議+從風格到畫意+傅山的世界+移動的桃花源+行到水窮處+大明+長物+雅債
NT$ 1998  

開放的藝術史叢書研究 時空中的美術+黃泉下的美術+美術史十議+從風格到畫意+傅山的世界+移動的桃花源+行到水窮處+大明+長物+雅債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

作者:石守謙|責編:楊樂//李學平|總主編:尹吉男

ISBN號:9787108072474

出版社:三聯書店

印次:1

開本:16開

頁數:497

出版時間:2021-10-01

印刷時間:2021-10-01

版次:1


內容介紹


本書收錄石守謙教授自1994至2007年間陸續發表的十五篇論文,共分五個單元,以元明繪畫為主,上溯五代,下及20世紀。作者以中國繪畫史的論述架構為經,以不同研究論題為緯,探索並示範中國繪畫的研究方法。


自20世紀中期以來,關於中國繪畫研究的方法與模式已有長足發展,其中以風格學的形式分析貢獻*力,在時代風格的確立與特定風格系譜的建立方面,成果卓著,但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局限。作者對此作了回顧與反思,質疑以西方狹義的“再現”(representation)標準來研究中國繪畫的適當性,進而提出“畫意”作為一種觀看中國繪畫的方式。 “畫意”一詞原出自中國傳統畫史,但作者試圖從藝術品與觀者互動的角度予以考量,力求將作品還原至創作初始的文化情境來理解其“畫意”。全書以“畫意”一旨貫串,於風格分析的基礎之上,一方面開展新議題,一方面對傳統的議題提供新視角,如以族群衝突、交融的觀點解析豐富多元的元代繪畫,或以區域競爭的角度觀察地方畫派等,其中對於“文人畫”發展的重新審視與解讀,更是前所未發之真知灼見。


作者就不同研究個案的題材與性質,選擇切入視角與適當的研究方法,同時展現了藝術史微觀的深入與宏觀的淵博。本書不僅可提供中國繪畫愛好者一窺中國繪畫精髓的管徑,更為中國藝術史提供一組多元、開放而可行的研究方法,是不容錯過的一部佳著。


作者介紹


石守謙,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及考古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所長、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現任“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著力從文化史角度探討畫史風格與文化環境的關係,主要著作《風格與世變》、《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並主編《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另有學術論文多篇。近年主持“移動的桃花源——10至16惜紀山水畫在東亞的發展”項目,主張以東亞作為一整體,來對中、日、韓三國的山水畫發展進行全盤觀察,特別注意三區域間的互動現象。


目錄


自序


導論從風格到畫意


Ⅰ 觀念的反省


1-1 對中國美術史研究中再現論述模式的省思


1-2 中國文人畫究竟是什麼?


1-3 洛神賦圖——一個傳統的形塑與發展


1-4 風格、畫意與畫史重建——以傳董源《溪岸圖》為例的思考


Ⅱ 多元文化與文士的繪畫


2-1 衝突與交融——蒙元多族士人圈中的書畫藝術


2-2 元代文人畫的正宗系統——由趙孟潁到王蒙的山水畫發展


2-3 隱逸文士的內在世界——元末四大家的生平與藝術


Ⅲ 繪畫與文人文化


3-1 隱居生活中的繪畫——十五世紀中期文人畫在蘇州的出現


3-2 沈周的應酬畫及其觀眾


3-3 雅俗的焦慮——文徵明、鍾馗與大眾文化


3-4 董其昌《婉孌草堂圖》及其革新畫風


Ⅳ 區域的競爭


4-1 由奇趣到復古——十七世紀金陵繪畫的一個切面


4-2 神幻變化——由陳子和看明代閩贛地區道教水墨畫之發展


Ⅴ 近現代變局的因應


5-1 繪畫、觀眾與國難——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畫家的雅俗抉擇


5-2 中國筆墨的現代困境


註釋


圖版目錄


論文出處


參考書目



大明:明代中國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

作者:(英)柯律格|責編:楊樂|總主編:尹吉男|譯者:黃小峰

ISBN號:9787108072498

出版社:三聯書店

印次:1

開本:16開

頁數:336

出版時間:2021-10-01

印刷時間:2021-10-01

版次:1


內容介紹


本書為三聯書店第十屆戰略聯席會定製版。本書講述的不是一部從皇帝到皇帝的歷史,而是向讀者引出了一些主題,這些主題提供了富有刺激性和創造性的指向,比如有關運動與靜止的觀念,有關娛樂、暴力和長生的觀念等等,使讀者可以更深入地進入明代社會。作者還通過強調這一時期中國與亞洲國家之間的相互作用,挑戰了明代中國文化孤立於世界其他文化而存在的觀點。作者在書中運用了大量的圖像和物質資料,包括他*熟悉的繪畫和陶瓷,也包括武器、絲織品、服裝、印刷書等等公私收藏,其中很多都是**次面世,這些材料中甚至還包括世界上的**塊“商標”。他還廣泛考察了當代資源,以對這個中國藝術與文化史上的多變時期進行說明。


作者介紹


柯律格(Craig Clunas)1954年出生於英國蘇格蘭阿伯丁,現任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系講座教授,曾任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中國部**研究員兼策展人15年,並自1994年起先後執教於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藝術史系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自1991年起陸續出版《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1)、《豐饒之地:明代中國的園林文化》(Fruit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1996)、《早期現代中國的圖畫與視覺性》(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7)、《中國藝術》(Art in China, 1997)及《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 , 2004)、《大明之國:明代中國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 2007)等著作。 2014年,大英博物館舉辦他與霍吉淑合作策劃的大型展覽“明朝盛世五十年”(Ming: 50 Years that ChangedChina, 1400-1450)。


目錄


開放的藝術史叢書總序

致中國的讀者

引言

第一章    明代中國的時間、空間與能動性

第二章    坐與遊:方位的文化與運動的文化

第三章    街頭的詞語:文字的文化

第四章    中國大百科中的圖畫:圖像、類別與知識

第五章    娛樂、遊戲與縱情聲色

第六章    “玄武”:暴力的文化

第七章    策杖幽行:衰老與死亡

第八章    餘緒:明代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的來世

後記

註釋

致謝

譯者後記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

作者:白謙慎|責編:孫曉林//楊樂|總主編:尹吉男

ISBN號:9787108072528

出版社:三聯書店

印次:1

開本:16開

頁數:355

出版時間:2021-10-01

印刷時間:2021-10-01

版次:1


內容介紹


本書為三聯書店第十屆戰略聯席會定製版。十七世紀是中國書法史由帖學轉進為碑學的關鍵時期,而傅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不同於以往治書法史的學者,本書作者白謙慎並不孤立地探討傅山的書法,而是將之置於整個時代的文化架構中,藉由學術思想、物質文化、印刷文化之發展史的角度,由經歷了明清易代之痛的遺民情結的角度,來觀察、詮釋傅山的生活,以及由之生髮的學術觀念與藝術創作。在試圖重新勾勒傅山的生活經驗之際,作者不僅對中國書法史的這個轉折,也對十七世紀的中國文化世界,提供了全新的關照。凡有興趣於明清易代之際中國社會之各側面的讀者,此書亦為**的作品。


作者介紹


白謙慎,1982年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畢業,1996年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美國西密執安大學藝術系和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系,2004年獲波士頓大學終身教職。現任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


主要中英文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2003),《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書畫》(與張子寧等合作,2003),《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2003),《與古為徒和娟娟髮屋——關於書法經典問題的思考》 (2003;精裝本,2015),《白謙慎書法論文選》(2010),《吳大瀓和他的拓工》(2013)。


目錄


總序

謝辭

致中文讀者

導言

第一章    晚明文化和傅山的早年生活

    晚明:一個多元的時代

    尚“奇”的晚明美學

    董其昌和晚明書家

    古代經典權威的式微

    文人篆刻對書法的影響

    日益緊迫深重的危機感

    傅山在明代的生活

第二章    清代初年傅山的生活和書法

    動亂的年代

    傅山同仕清漢官的關係

    歷史記憶的典藏

    顏真卿的感召力

    支離和醜拙

    晚明文化生活的遺響

第三章    學術風氣的轉變和傅山對金石書法的提倡

    1660—1670年代山西的學術圈

    學術的新趨勢

    學術思潮對書法的影響

    清初的訪碑活動

    碑學思想的萌芽

    打破唐楷圖式

    南方的回應

第四章    文化景觀的改變和草書

    傅山的晚年生活

    博學鴻儒特科考試

    傅山的行草與草書

結語

圖版目錄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精裝本第5次印刷後記


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

作者:巫鴻|責編:張琳//楊樂|總主編:尹吉男|譯者:施杰

ISBN號:9787108072535

出版社:三聯書店

印次:1

開本:16開

頁數:270

出版時間:2021-10-01

印刷時間:2021-10-01

版次:1


內容介紹


本書為三聯書店第十屆戰略聯席會定製版。 《黃泉下的美術》是他在《美術史十議》第七章《“墓葬”:美術史學科更新的一個案例》中提出的方法論的一個具體實踐,是他**部對中國墓葬藝術傳統的綜合性研究。他從空間性、物質性、時間性三個比較觀念性的角度,闡釋了中國墓葬藝術從史前一直到宋遼金這漫長時段中的歷史變遷,也具體呈現了他嘗試建立的一套系統的處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論方法,從而生動地向我們展示出中國古人對於“生”與“死”這一人生基本問題的看法和實踐。


作者介紹


巫鴻,**藝術史家、藝術評論家、策展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現任芝加哥大學美術史系和東亞語言文化系“斯本德傑出貢獻教授”,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及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


近年來致力於中國現當代藝術的研究與國際交流,策劃眾多重要展覽,包括《瞬間:20世紀末的中國實驗藝術》(1998)、《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2000)、《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2002)、《過去和未來之間:中國新影像展》(2004)、《關於展覽的展覽》(2000、2016)、《中國當代**40年》(2017)。


代表著作有《武梁祠》《禮儀中的美術》《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碑性》《重屏》《廢墟的故事》《走自己的路》《作品與展場》《榮榮的東村》等。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空間性

    從槨墓到室墓

    三重宇宙

    再現靈魂

第二章    物質性

    明器

    墓俑及再現媒材

    身體:保存和轉化

第三章    時間性

    宇宙/神話時間

    “生器”

    歷史敘事

    旅行

尾聲:寫照中國墓葬

註釋

全書所涉墓葬索引


美術史十議

作者:巫鴻|責編:孟暉//楊樂|總主編:尹吉男

ISBN號:9787108072511

出版社:三聯書店

印次:1

開本:16開

頁數:157

出版時間:2021-10-01

印刷時間:2021-10-01

版次:1


內容介紹


本書為三聯書店第十屆戰略聯席會定製版。隨著現代社會的形成,美術史作為人文科學的一支新軍,也得以在人類*近的歷史時期中萌芽並成熟。但是,在**美術史學者巫鴻的眼光中,這一廣受尊重、日顯重要的學科本身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問題,其相關討論還遠遠沒有充分展開。 《美術史十議》所收的是巫鴻為《讀書》雜誌“美術縱橫”專欄所撰寫的十篇文章。這個專欄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成為一個“縱橫馳騁,惟意所之”的領域。每篇短文的主題或古或今,或近或遠,或宏觀或微觀,從多種視角引出對美術史的反思和想像。


作者介紹


巫鴻,**藝術史家、藝術評論家、策展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現任芝加哥大學美術史系和東亞語言文化系“斯本德傑出貢獻教授”,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及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


近年來致力於中國現當代藝術的研究與國際交流,策劃眾多重要展覽,包括《瞬間:20世紀末的中國實驗藝術》(1998)、《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2000)、《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2002)、《過去和未來之間:中國新影像展》(2004)、《關於展覽的展覽》(2000、2016)、《中國當代**40年》(2017)。


代表著作有《武梁祠》《禮儀中的美術》《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碑性》《重屏》《廢墟的故事》《走自己的路》《作品與展場》《榮榮的東村》等。


目錄


一    代序:“美術”小議

二    圖像的轉譯與美術的釋讀

三    美術史與美術館

四    實物的回歸:美術的“歷史物質性”

五    重構中的美術史

六    “開”與“合”的馳騁

七    “墓葬”:美術史學科更新的一個案例

八    “經典作品”與美術史寫作

九    美術史的形狀

十    “紀念碑性”的回顧


時空中的美術:巫鴻中國美術史文編二集

作者:巫鴻|責編:張琳//楊樂|總主編:尹吉男|譯者:梅玫//肖鐵//施杰

ISBN號:9787108072542

出版社:三聯書店

印次:1

開本:16開

頁數:387

出版時間:2021-10-01

印刷時間:2021-10-01

版次:1


內容介紹


本書為三聯書店第十屆戰略聯席會定製版。本書側重考察中國美術中特有的“時空”觀念,以及它在不同媒材的圖像中的表現和釋讀。全書分為三部分——上編:時空的形象;中編:觀念的再現;下編:圖像的釋讀,所收1992—2007文章15篇,考查對象包括建築、明器、拓片、畫屏、捲軸、冊頁、**等多種形式。與常見的中國美術史研究不同,這些論文沒有局限於孤立的門類和史實,而是竭力為這些現象找到自己的傳統和脈絡,並賦予其寬闊的視野,使闡釋更具啟發性。這些文章是對《文集》提出“禮儀美術”概念的完善與補充,從而有助於讀者更深入地認識中國美術的**傳統。


作者介紹


巫鴻,**藝術史家、藝術評論家、策展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現任芝加哥大學美術史系和東亞語言文化系“斯本德傑出貢獻教授”,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及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


近年來致力於中國現當代藝術的研究與國際交流,策劃眾多重要展覽,包括《瞬間:20世紀末的中國實驗藝術》(1998)、《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2000)、《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2002)、《過去和未來之間:中國新影像展》(2004)、《關於展覽的展覽》(2000、2016)、《中國當代**40年》(2017)。


代表著作有《武梁祠》《禮儀中的美術》《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碑性》《重屏》《廢墟的故事》《走自己的路》《作品與展場》《榮榮的東村》等。


目錄


上編    時空的形象

    中國藝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復古”模式(2008)

        “復古”的源起

        再造“古人之象”

        復古的語境

        對往昔的“歷史化”

        “意圖”的模式

        尾聲:復古和歷史敘事

    廢墟的內化:傳統中國文化中對“往昔”的視覺感受和審美(2007)

        丘與墟:消逝與緬懷

        碑和枯樹:懷古的詩畫

        跡:景中痕

    說“拓片”:一種圖像再現方式的物質性和歷史性(2003)

        兩種拓片——碑和帖

        拓片的屬性

        碑帖鑑定

    時間的紀念碑:巨形計時器、鼓樓和自鳴鐘樓(2003)

        傳統中國的計時與報時

        北京的鐘、鼓樓

        尾聲:西式鐘樓

    玉骨冰心:中國藝術中的仙山概念和形象(2005)

        中國藝術中“仙山”的開創

        仙山繪畫及其發展

        仙山在中國繪畫中的“個性化”

        黃山攝影

中編    觀念的再現

    東亞墓葬藝術反思:一個有關方法論的提案(2006)

        引言

        空間性

        物質性

        時間性

        結論

    明器的理論和實踐:戰國時期禮儀美術中的觀念化傾向(2006)

    神話傳說所反映的三種典型中國藝術傳統(2003)

    畫屏:空間、媒材和主題的互動(1995)

        空間,場所

        界框,圖飾

        表面,媒材

        正面,背面

        圖像空間,轉喻(metonymic)

        詩意空間,隱喻(metaphor)

        視覺敘事,窺視

        超級圖畫(meta-picture)

        幻象,幻覺藝術,幻化

    陳規再造:清宮十二釵與《紅樓夢》(1997)

        想像之建築:曹雪芹太虛幻境中的“十二釵”

        十二美人的圖像志:人物、道具、組合、活動、觀眾、幻視

        帝國的女性空間:雍正的十二美人屏風及圓明園《園景十二詠》

下編    圖像的釋讀

    重訪《女史箴圖》:圖像、敘事、風格、時代(2003)

        圖像志、圖像學(iconography/iconology)

        風格、手法(style/technique)

        年代

    屏風入畫:中國美術中的三種“畫中畫”(1996)

        範式之一:敘事性手捲畫中的屏風

        範式之二:《重屏圖》和圖畫幻象

        範式之三:山水畫屏和心像

        終曲:素屏

    關於繪畫的繪畫:閔齊伋《西廂記》插圖的啟示(1996)

    清帝的假面舞會:雍正和乾隆的“變裝肖像”(1995)

跋    繪畫的“歷史物質性”(2004)

文章出處


行到水窮處(班宗華畫史論集)/開放的藝術史叢書

作者(美)班宗華

編者白謙慎

責編楊樂

譯者劉晞儀

ISBN號9787108072467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版印次1版 1次

開本16開

裝幀平裝

頁數371

出版時間2021-10

印刷時間2021-10


內容介紹


班宗華(RichardBarnhart)是美國前輩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中國畫史研究學者,這本文集收錄了他致力畫史研究以來的20篇重要論文,主要集中於宋畫,兼及元、明及中西交流與影響,既有早年之作,也有新近的文章,展現出他對中國早期繪畫的鑑定問題以及歐美收藏中國繪畫史的持續關注,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其畢生的治學思路與成果,可資國內讀者藉鑑。


儘管作者對中國繪畫史的研究維度很廣,但他始終對“宋代畫家那不可比擬的成就抱有最高的興趣”,這也使得他成為國際藝術史學界公認的宋畫研究權威。


作者介紹


班宗華(Richard Barnhart),1934年生人,1963年獲斯坦福大學學士,1966年獲普林斯頓大學碩士,1967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作為美國傑出的中國藝術史學者,班宗華先後執教於耶魯大學(1967--1975;1979--榮休)、普林斯頓大學(1975--1979),並為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館(Indianapolis Art Museum)、大都會藝術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作顧問指導。其著作《大明的畫家》(Painters of the Great Ming,1994)曾獲得由美國學院藝術協會向博物館學者頒發的阿爾弗雷德·巴爾(Alfred H.Barr,Tr.)獎。


目錄


總序


作者自序


編者序


早期論文選例


 傳巨然《雪景圖》


 李唐和高桐院山水畫


 陳嘉言畫作系年


 山水畫中的人物


宋代山水畫研究


 傳高克明《溪山雪意圖》研究


 閃耀之河——宋畫中的瀟湘八景


 公元1085年前後的中國山水畫


 弗利爾美術館藏《秋江漁釣圖》——李唐問題再探


 三幅宋代山水畫


 《李源與圓澤》——一幅傳為牧溪所繪的13世紀畫作


 “擬真”實驗


 20世紀對宋代繪畫的再造——來自美國博物館的三個案例


 從傳為張訓禮的《灞橋風雪圖》談金代北方山水畫


元明繪畫研究


 吳興姚彥卿(廷美)考


 異代宗師——探尋兩幅宋元畫的風格與意義


 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狂邪學派繪畫


 孫君澤《雪景山水圖》及一些相關作品研究


 弗利爾美術館的一件新近收藏以及畫坊經營運作之問題


中國藝術的外來影響研究


 董其昌與西學——向高居翰(James Cahill)致敬的一個假設


 亞歷山大在中國? ——關於中國考古學之提問


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

作者:(英)柯律格|責編:張琳//王振峰//楊樂|總主編:尹吉男|譯者:劉宇珍//邱士華//胡雋

ISBN號:9787108072504

出版社:三聯書店

印次:1

開本:16開

頁數:297

出版時間:2021-10-01

印刷時間:2021-10-01

版次:1


內容介紹


文徵明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藝術家,以“明四大家”之一員留名畫史。不同於以往的研究注重形式分析,柯律格教授於本書中聚焦其作品的製作情境,例如時機與場合,盡可能地利用當時的文獻(特別是詩文)與作品,參合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和藝術史學的研究成果與方法,自人情義務與禮物交換的角度,重新審視文徵明的生平與作品,探索其如何在各種活動場域中建構主體與自我,從而拓展了世人對這位偉大人物的理解。


全書共八章,每一章皆以某種場域、某一組特定的關係類型作為參考架構,這兩者不僅定義了文徵明的自我認同,同時也是他據以待人接物的出發點。 **部分的三章處理了與文徵明前半生有關的場域,包括家族、師長、同儕;第二部分是通過官場與地緣檢視其社交關係,援引的材料橫跨其一生;第三部分則著重處理他後半生的場域,包括顧客與弟子。 *後一章檢視在文徵明死後如何凝聚出一個一貫且鮮明的“偉大藝術家”形象。


作者介紹


柯律格(Craig Clunas)1954年出生於英國蘇格蘭阿伯丁,現任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系講座教授,曾任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中國部**研究員兼策展人15年,並自1994年起先後執教於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藝術史系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自1991年起陸續出版《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1)、《豐饒之地:明代中國的園林文化》(Fruit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1996)、《早期現代中國的圖畫與視覺性》(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7)、《中國藝術》(Art in China, 1997)及《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 , 2004)、《大明之國:明代中國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 2007)等著作。 2014年,大英博物館舉辦他與霍吉淑合作策劃的大型展覽“明朝盛世五十年”(Ming: 50 Years that ChangedChina, 1400-1450)。


目錄


開放的藝術史叢書總序    尹吉男

致中文讀者

引言

第Ⅰ部分

    1    家族

    2    “友”、師長、庇主

    3    “友”、同儕、同輩

第Ⅱ部分

    4    官場

    5    “吾吳”與當地人的義務

第Ⅲ部分

    6    “友”、請託人、顧客

    7    弟子、幫手、僕役

    8    藝術家、聲望、商品

後記

謝辭

註釋

參考書目

圖版目錄

人名索引



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

作者:石守謙|責編:楊樂//李學平|總主編:尹吉男

ISBN號:9787108072481

出版社:三聯書店

印次:1

開本:16開

頁數:312

出版時間:2021-10-01

印刷時間:2021-10-01

版次:1


內容介紹


山水畫起源於中國,後逐漸為韓國、日本所接受,在擁有共同理念和傳統的基礎上,又延展出各具特色的在地文化。比如“淨土”“桃花源”等理想之境,在將理念付諸筆端,加以形象描繪的過程中,都與各國當地文化傳統相結合,不斷被再創作與輾轉流傳,生髮出各種變種,塑造出既可相通但又面貌各異的文化意象,其間故事,頗值玩味。這種具有高度共享性的傳統文化意象,正可以增進現代東亞國家之間的相互溝通與了解,尋求一個更大的東亞文化的視野。


書名“移動的桃花源”——意指10至16世紀山水畫在東亞的傳播與發展。在這幾個世紀當中,山水畫發展成為東亞文化世界中有**代表性的藝術類型。作者以此為切入點,將之視為研究中、日、韓等東亞國家之間文化互動的考察對象。


作者介紹


石守謙,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及考古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所長、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現任“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著力從文化史角度探討畫史風格與文化環境的關係,主要著作《風格與世變》、《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並主編《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另有學術論文多篇。近年主持“移動的桃花源——10至16惜紀山水畫在東亞的發展”項目,主張以東亞作為一整體,來對中、日、韓三國的山水畫發展進行全盤觀察,特別注意三區域間的互動現象。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導論——由文化意象談“東亞”之形塑

第二章    移動的桃花源——桃花源意象的形塑與在東亞的傳布

第三章    勝景的化身——瀟湘八景山水畫與東亞的風景觀看

第四章    人物的來往——雪舟人明及當時北京、蘇州畫壇之變化

第五章    畫史知識的傳播——夏文彥《圖繪寶鑑》與雪舟的閱讀

第六章    物品移動與山水畫——日本折扇西傳與山水扇畫在明代中國的流行

後記

註釋

圖版目錄

書目



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開放的藝術史叢書

作者(英)柯律格

責編楊樂

譯者高昕丹//陳恆

ISBN號9787108072559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版印次1版 1次

開本16開

裝幀平裝

頁數192

出版時間2021-10

印刷時間2021-10


內容介紹


晚明時期,品類繁多的“物”在中國文化中扮演了過去所不曾享有的重要角色,關於物的分類、使用、品評,以及對它們所感到的不安或褒貶,成為晚明士人關注的話題。


牛津大學教授柯律格的名著《長物》,以明代文震亨《長物誌》一書為例,從物品視角切入藝術史,同時也跨越學科界限,參照社會文化理論,討論明代的“多餘之物”——繪畫、書法、青銅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紳精英所擁有的文玩用品,考察它們如何被鑑賞、使用,如何成為被消費的商品,以怎樣的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它們在明代社會生活中的意涵,是一部有關晚明文化消費的經典著作。擁有的文玩用品,考察它們如何被鑑賞、使用,如何成為被消費的商品,以怎樣的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它們在明代社會生活中的意涵,是一部有關晚明文化消費的經典著作。


作者介紹


柯律格(Craig Clunas)1954年出生於英國蘇格蘭阿伯丁,現任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系講座教授,曾任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中國部資深研究員兼策展人15年,並自1994年起先後執教於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藝術史系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自1991年起陸續出版《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1)、《豐饒之地:明代中國的園林文化》(Fruit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1996)、《早期現代中國的圖畫與視覺性》(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7)、《中國藝術》(Art in China, 1997)及《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 , 2004)、《大明之國:明代中國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 2007)等著作。 2014年,大英博物館舉辦他與霍吉淑合作策劃的大型展覽“明朝盛世五十年”(Ming: 50 Years that ChangedChina, 1400-1450)。


目錄


導讀:大航海時代中國都市的藝術生活與文化消費


2004年版序言


導言


第一章 物之書——明代的鑑賞文獻


第二章 物之觀念——明代鑑賞文學的主題


第三章 物之語——明代的鑑賞語言


第四章 往昔之物——古物在明代物質文化中的功能


第五章 流動之物——作為商品的明代奢侈品


第六章 物之焦慮——明代中國的消費與階級


結語


註釋


附錄一 《長物誌》各卷的(審)定者


附錄二 1560-1620年間藝術品和古董價格選編


一手資料參考文獻


二手資料參考文獻


鳴謝


索引


開放的藝術史叢書研究 時空中的美術+黃泉下的美術+美術史十議+從風格到畫意+傅山的世界+移動的桃花源+行到水窮處+大明+長物+雅債
NT$1998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

您可能會喜歡

  • NT$1980

    中國民間奇幻全書 神鬼+精怪+仙妖(函套全3冊)特裝刷邊典藏版 中國神祇奇幻生靈魔鬼玄幻神秘奇事 民間神話故事傳說信仰民俗文化

  • NT$1699

    入地眼全書 手抄本(共2冊)繁體豎排 手工線裝

  • NT$1799

    正一天師符箓講義(全2冊)手工線裝

  • NT$1399

    道教文疏牒(上下2冊)繁體豎排 手抄本

  • NT$1559

    全真文檢輯要+全真秘旨輯要(共2冊)繁體豎排 手工線裝大字版

  • NT$1299

    茅山上清宗壇早晚課仙經 合刊大折本 繁體豎排 大字體

  • NT$1399

    楊公廿二十四山立向秘訣+二十四山分金立向(共2冊)繁體豎排

  • NT$1669

    茅山上清靈符(全2冊)彩印

  • NT$2590

    《道教授籙奏職文檢》全四冊 繁體豎排 線裝彩印

  • NT$1990

    道教符解《道家開運符籙》全4冊

  • NT$1699

    長春八極拳全集 (上下冊)+八極拳精粹(共3冊)

  • NT$999

    熊春錦 熊厚金 空淨作品集:中國玄靈功基礎班教材 玄靈化因 聖心龍華 修真心燈 丹元聖會 玄修真機

  • NT$1699

    【全新正版】當代中醫師靈驗奇方真傳 (上中下共3冊)16開大字體 共1527頁

  • NT$1799

    正傳 地理統一全書(上下2冊) 繁體豎排 大字體附插圖 [明]余象鬥 著

  • NT$1999

    中國仙道之究竟(全6冊)繁體豎排(內金丹法+性命篇+女金丹法+天仙心傳+現代道家養生法+文始真經新釋)

  • NT$1699

    青龍山人《道家內功法術研究 函授教材》上下2冊

  • NT$1519

    崑崙仙宗《劉師培中講道集成》繁體豎排 一二冊合訂本+三四冊合訂本(全2冊)

  • NT$7999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全600卷共10冊)繁體橫排 大字注音 歷代佛教經典集成

  • NT$3990

    佛學大辭典(全4冊)含目錄索引1冊 繁體豎排 1922版原版復刻 丁福保著 實用佛學辭典

  • NT$2999

    虛雲和尚全集(全套9冊)淨慧主編 老和尚開示錄年譜書信 虛雲大師傳

  • NT$1799

    安居金鏡 原版復刻 繁體豎排 插圖典藏版(全2冊)

  • NT$1399

    易圖丹鏡 繁體豎排 圖文並茂 道教修練養生修練 以圖說經輯錄仙佛書籍

  • NT$999

    魯班經 繁體豎排 插圖典藏版 清古吳德聚堂刊本影印 本書含(新鐫工師雕斫正式魯班木經匠家鏡 )

  • NT$1999

    女丹仙道 道教女子內丹養生修煉秘籍(全二冊)養生女子丹道功法 內丹修練 丹經 道教文化 道家法術典籍 金丹秘法入門

  • NT$1699

    丹道仙術入門+道學與丹道(薛宗源老道長傳世丹經功法) 共2冊

  • NT$1799

    中華仙學養生全書 (全三冊)道教大師陳攖寧文集

  • NT$1790

    增補高島易斷(全二冊)布面精裝 周易預測佔斷經典 釋譯高島吞象易經陰陽五行佔斷經商為官周易術數

  • NT$1590

    半日臨證半日讀書(一集+二集+三集 )全3冊 中醫思想者叢書記錄邢斌醫師由青年跨入中年這八九年間臨證之所得

  • NT$1690

    移花就鏡:二十四品詩書畫印通釋+半半集(共2冊)

  • NT$1599

    《二十四詩品》講記+二十四詩品+二十四詩品 續詩品(共3冊)

  • NT$1799

    《四時之外》 朱良志 探討中國藝術在時間超越中體現出來的獨特的歷史感、人生感、宇宙感

  • NT$2390

    朱良志藝術哲學文存 中國美學入門 【精裝硬殼全5冊】 法自畫生 惟在妙悟 畫者東西影 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 扁舟一葉

  • NT$2690

    【刷邊特裝盒函版】道教大辭典 吉宏忠道教百科全書 吸收百年道教研究成果 二十年匠心打造的道教文化結晶 道教歷史文化現狀大型專科辭典 (附贈 神仙圖冊+知識圖譜+綾布捲軸畫+藏書票)

  • NT$2590

    先天秘符 民國丙辰年手抄錄 江西龍虎山上清宮法本(全3冊) 線裝彩印

  • NT$1399

    天師三敕百解符秘

  • NT$1999

    神機靈數一掌經 金錢課+牙牌神數七種(共2冊)繁體豎排 原版影印 增補四庫未收方術彙刊

  • NT$1799

    達摩一掌經(全2冊)繁體豎排 線裝

  • NT$2290

    中國古代陶器 歷代瓷器 參考臨摹高清電子素材圖片庫 3268 幅 ( 252G 隨身碟出貨 免下載 即插即看)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陶瓷器高清圖片素材大全

  • NT$1659

    【豎排繁體中文】佛陀的量子世界+老子不為 2冊

  • NT$2690

    尚氏易學存稿校理(全套4冊)繁體橫排 尚秉和遺稿 周易古筮攷 焦氏易詁 易林注學易說評議基礎理論研究 易經基礎理論研究書籍

  • NT$1990

    御纂周易折中 原版影印本(全三冊) 繁體豎排 [清]李光地

  • NT$1890

    易經日講(全3冊)愛新覺羅 毓鋆

  • NT$1999

    周易象數學史(全三冊) 林忠軍 著

  • NT$1690

    金超傑 金氏五行升降中醫進階班講義(1冊) 金氏五行升降中醫(第四期線下課) 全套視頻教程 64G U盤發貨 免下載 即插即看

  • NT$1599

    田野 木針療法(1冊)+田野木針療法完整版46集高清影片課程(32G U盤出貨 免下載 即插即看)

  • NT$1990

    王棟 鈴醫解密+鈴醫五絕(共2冊)王棟 全6套鈴醫影片教學大合集

  • NT$1990

    28000張高清敦煌壁畫 線描飛天高清畫冊電子版173G 莫高石窟佛像雕塑臨摹素材 (173G U盤發貨 免下載 即插即看 手機電腦平板都能看)

  • NT$1899

    昆侖仙宗築基妙訣錄+仙宗道功精華(共2冊)繁體豎排

  • NT$1880

    正一天師關煞全解+解除三十六關煞科(共2冊)彩印 繁體豎排

  • NT$4950

    倪海廈中醫書籍全套44冊(B5大開本) 天紀 人紀 傷寒論 針灸 神農本草 黃帝內經 附贈128G U盤全套高清教學視頻

  • NT$1599

    台北故宮藏品33000件 高畫質圖片素材 附文字說明(128G U盤出貨 免下載 即插即看,手機電腦平板都能看)

  • NT$1190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續集(共2冊)

  • NT$1690

    黃帝內經全本(共4冊)古體字全文誦讀本(素問上下冊/靈樞上下冊 大字註音

  • NT$1790

    經方方證+經方醫案 (共2冊)

  • NT$1590

    黃帝外經解要 +玄隱遺密(共2冊)

  • NT$1599

    經方觀止(全2冊) 傷寒篇 +金匱篇

  • NT$1990

    易經圖典-河圖洛書名家集解+周易概論+周易恆解校箋(共3冊)

  • NT$1699

    馬家駒《詳解傷寒論398條113方》上下2冊 私塾班 1000+頁完整實體講義

  • NT$1799

    《無名之始》全3卷 繁體豎排 彩印

  • NT$1799

    太乙神數預測絕學 +皇極經世太乙神數圖解(共2冊)

  • NT$1590

    劉師培中《問道初知》上下冊合訂本 繁體豎排 (共1冊)

  • NT$1599

    王陽明軍事著作校注(全2冊)繁體橫排

  • NT$1599

    無上秘要(全3冊)繁體豎排 原文註解 周作明點校

  • NT$1980

    民間崇拜文化叢書(全4冊 ) 民間百神+佛界百佛+冥界百鬼+道界百仙

  • NT$2590

    證類本草箋釋(全套共6冊)繁體橫排 [宋]唐慎微

  • NT$1890

    中醫哲學史(共3卷):先秦兩漢時期+魏晉--金元時期+明清時期

  • NT$1599

    道教醫學精義+道醫窺秘+醫道還元 純陽呂祖師(共3冊)

  • NT$1690

    元氣神機:元氣的力量 醫案與醫理+ 先秦中醫之道+道生醫 中醫的頂層理論(共3冊)

  • NT$2690

    《時空針灸學 》腧穴 奇經八脈 針灸大成 甲乙經 古代時空論 時空針灸 靈龜八法與飛騰八法(朱勉生 著)

  • NT$1590

    太極拳道幾+太極拳與老子道德經(共2冊)繁體豎排

  • NT$1690

    丹亭真人傳道密集+廣胎息經(共2冊)

  • NT$1859

    玄罡鈺錄+劉培中駕返崑崙三十七週年紀念特刊(共2冊)

  • NT$2390

    行讀中西的人文課(全4冊 ) 一場跨越古今中西的人文之旅 貫穿文學文化 先秦與軸心時代+漢魏晉與古典時代+唐宋與西方中世紀+元明清與西方文明興起

  • NT$1690

    道家古籍《學符一本通》共4卷 合訂共3冊 繁體豎排

  • NT$1799

    《雷部諸神將帥符篆內秘》 +《正一天師將帥符秘內旨》共2冊

  • NT$1690

    玄壇趙元帥財神經+都天太歲說解煞卻炎真經(共2冊)線裝 繁體豎排

  • NT$1390

    水法秘訣(上下2冊)清抄秘本

  • NT$1599

    梵學(第一輯)(上下2卷)

  • NT$1990

    道教符解《道家開運符籙》全4冊

  • NT$1699

    天師符籙(共3冊)繁體豎排 彩印

  • NT$1399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繁體豎排) 一本關於儒釋道三教聖賢及眾神的故事圖像集(1冊)

  • NT$1599

    劉師培中道功修煉範例+道功拳劍秘錄(共2冊)

  • NT$1999

    水陸儀軌会本 大折本(全四冊)綢緞面 豎排大字

  • NT$2599

    大乘妙法蓮華經 大折本(全七卷)綢緞面 豎排大字 共1294頁

  • NT$1990

    《陽宅生基512套範例》共2冊 繁體豎排 線裝

  • NT$1969

    道教疏文典範(上下2冊) 繁體豎排

  • NT$1999

    茅山陰法+茅山六甲壇華陽陰法(共3冊)

  • NT$1990

    《蓬壺煉度科》上下2卷

  • NT$1990

    增補選擇通書(共2冊)

  • NT$1990

    增補選擇通書(共2冊)宣紙線裝 繁體豎排

  • NT$1990

    茅山入門符籙 手抄本(全四冊)

  • NT$1399

    申高源秘傳:元辰宮改運術

  • NT$1690

    增補秘傳萬法歸宗(上下2冊)

  • NT$2390

    《文公家禮道法集成》共4冊

  • NT$1990

    新刊敬竈全書(共3冊)

  • NT$1690

    《道壇符法科儀 神像開光秘諱》+《道教符籙法本 明修壇崑崙秘本》(共2冊)

  • NT$1790

    《藥王靈簽 陽上64簽和陰下64簽》 +《觀音靈簽 100簽 》(共2冊)

  • NT$1890

    《六壬仙法秘本》上下2冊

  • NT$1990

    《道家八字改運符秘》全套三冊 彩印 繁體豎排

  • NT$2590

    《家傳南葛上清符籙》全套3冊